VV升学帮

标题: 成都史上最严禁奥令出台半年,这些比赛今后都没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晗露妈    时间: 2017-11-15 12:54
标题: 成都史上最严禁奥令出台半年,这些比赛今后都没了
11日上午,双十一狂欢的余庆还未退去。在接连的促销短信中,一条短信通知让成都家长沈女士从沙发上弹了起来——
家长朋友:原定于2017年11月12日及19日的“联合杯”综合趣味活动,因系统故障导致排位错误,此次活动无法如期举行,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已经给儿子上了好几年奥数培训的沈女士心里很清楚,短信中所称的“联合杯”综合趣味活动,实际说的是联合杯竞赛。
实际上,此前在家长群里,沈女士也曾听到过很多信息:华杯赛已经换了马甲,奥赛或将停办。当时,她不太相信:禁奥说了好多年了,一直好像动静不大。这也是她当初坚定为儿子选择了奥数培训的原因。
但这一次,手机里的短信确认无误地告诉她:比赛确实停了。
这个短信到来的时间,距离成都发布被称作“史上最严禁奥令”正好快半年,这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今,包括沈女士在内的成都家长们第一次实实在在地开始感受到这纸禁令的威力。大多数家长在表达支持的同时,也提出疑问——
如果相关比赛隐秘更名、“借尸还魂”怎么办?这项举措是否会坚持到底?成都禁奥之后,路在何方?
风波不断:临考取消,无人组织报名,停办传言
事实上,联合杯赛从报名开始,就风波不断。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比赛呢?
2015年12月,代替少文杯的新杯赛——联合杯举行了第一届比赛,曾号称是成都最大规模数学、语文能力大赛。而第一届联合杯是由“华杯赛”成都地区管委会、成都市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小组(注:实际上教育部门和民政部门均没有批准设立或登记过这一名称的机构)组织。
从近两年公开数据显示,每届参与竞赛的人数都过万,它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还是不小的。
今年上半年,由于成都禁奥令的出台,在奥数业界,早有传言称今年所有“杯赛”之路会很坎坷。事实最终证明了这点——9月初,联合杯赛通过其成都地区的主办单位成都新星飞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门户网站“成都青少年活动网”正式打开报名通道。

家长们首先注意到,“联合杯赛”今年换了名字,叫做“联合杯”趣味活动。对此,有业内人士向团长表示,“其实还是那个赛,只是换了个马甲而已。目的大家都清楚,是怕被管理部门封杀。”
联合杯赛随后的报名过程,也是几经变动。成都家长代先生回忆——
“我先通过培训机构报名的,但后来其门户网站将报名通道关闭,称不能通过机构报名。”
随后,代先生找到中介代报名,钱都交了,中介突然又发布一条退费公告,称停止联合杯的代报名服务。
“最后准考证才到手,又被告知要延期。”


对于主办单位所说的“延期”,业内人士和家长们猜测,“系统故障只是个说法,肯定另有原因”。
联合杯赛就此搁置,部分家长将希望寄托于“华杯赛”。可家长们很快发现,今年网上的报名系统上,“华杯赛”变成了“2018年华罗庚国际少年精英(初选)暨冬令营选拔活动”。
但团长在调查中发现,此冬令营选拔活动和“华杯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比赛。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冬令营选拔活动每年都办,主要是协助选拔、集训参赛学生,但参与的人并不多。”而华杯赛成都地区管委会是“华罗庚金杯赛”成都赛区的独家代理商,每年参赛人数过万。
不过,该人士表示,“虽然还未对外公布,但今年华杯赛成都地区管委会已没再组织成都赛区的报名工作。”业内人士表示,这就意味着,有人故意想将冬令营与华杯赛的概念混淆,让家长误以为是同一个比赛,或以此增加冬令营人气。
除此以外,另外一项家长关注度极高的国奥赛,也在不断传出消息。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团长透露,“因为政策原因,内部消息说今年国奥赛是铁定不会办了。”对此,团长多次尝试联系国奥赛组委会,对方均未接听电话。
退出:多家机构宣布退出相关竞赛
多个比赛最近的风波不断,其实早有迹象。
在参加了一次华杯赛的主办之后,成都学而思培优在今年5月发出声明:不承办、协办包括华赛、奥赛等在内的非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学科竞赛活动,也不会为竞赛类活动提供场地设施、宣传活动及考务服务等事项。
学而思培优成都分校校长车杰介绍,从教育主管部门《公告》发布之后,成都分校就严格遵照相关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自查自检以及改进工作,并终止了“学而思杯”赛事。
成都为明学校招生处主任龚绍富表示,学校此前是华杯赛的主办方之一,目前也已响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退出杯赛举办。
龚主任表示,各类竞赛的初衷,原本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平台。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赛的公平公正性也并没有得到完全保证。此外,竞赛衍生的各种学习资料的购买、报名费、培训费等,不仅产生了各种利益链条,也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学校决定,不再以任何形式参与类似比赛。
机构反响:以前学生和家长大多其实是被“绑架”
由联合杯产生的连锁影响,也在培训行业引发关注。多位培训机构负责人在表达高度关注的同时也表示,竞赛取消不会产生如大家猜测的影响到招生,相反,这不仅是对家长对学生有好处,对培训机构同样也有好处。
“以前学生和家长是被各类竞赛“绑架”了,取缔各种竞赛,学生和家长才真正自由了。而且,也能让培训机构从‘拿奖’竞赛中解脱出来。”
成都望子成龙集团校长蒋杨斌向团长分析
首先,家长的负担可以得到一些“松绑”。
蒋杨斌表示,很多家长其实明知自己孩子并非学有余力,但报着侥幸心理,想着万一孩子拿个奖呢?不少家庭也为此承受着一笔经济开支,因此,奥数降温,对家长来说是“精神物质双松绑”。
其次是对学生的教育导向问题。
蒋杨斌表示,目前很多竞赛班学习都超前太多,小学三四年级已经学习初中的内容,强行记忆解题方法,对学生是一种伤害。奥数降温,也利于家长真正去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比如,孩子可以将参加竞赛班的时间用来研学旅行,或者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
对机构来说同样有好处。
“很多人说,培训机构应该是最不希望奥数降温的,因为觉得我们要靠这个挣钱,其实不然。”蒋杨斌说,过去,很多机构都参与了竞赛的举办,难免会偏向自己机构的学生,由此波及机构之间的正常经营和公平竞争。如果竞赛取消,各机构之间的“拿奖竞赛”也就偃旗息鼓,促进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幕后:多部门联动重拳出击,直指培训机构竞赛乱象
其实,多年来,“禁奥”呼声不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是连年发文为义务段学科竞赛降温,但各类赛事却屡禁不止。对此,不少人疑惑,为啥今年成都就“禁住了”?
业内人士分析,其实原因不复杂:就是成都出台的被称作史上最严禁奥令在开始起作用了。“这是一套组合拳,拳拳精准,力度很大。”
对此,团长梳理了自2016年底到现在,成都在整顿民办培训市场方面所出击的几记重拳。
2016年11月7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通知,对民办学校提出“六要八不准”要求,明确了重点纠正的8种违规行为,包括委托或变相委托社会机构或个人招录学生,同意或默许社会机构或个人组织生源。
同时提出要建立教育综合执法机制,对出现违规办学行为的民办学校,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并且要求其向家长书面承诺不提前开展报名、面谈和录取工作,招生录取不与任何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挂钩,不收取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
2017年4月25日,成都市教育局出台年检通知,若民办学校存在“举办、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非政府部门举办或未经政府部门认可的各类竞赛、考级或活动,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等问题的”,区(市)县教育局应下达书面通知,责令整改。
2017年5月16日,成都市教育局就规范招生入学工作再发《通知》,明确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教育学会和中小学校、教育文化类培训机构等,均不得举办、承办、协办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包括“奥数”“华赛”在内的所有非政府部门举办或未经政府部门认可的学科培训、竞赛或考级活动。
同时,也不得为各类学科类有偿补习班、培训班、考试及测试等提供教学设施、场地或教(考)务服务。
2017年5月31日,成都市教育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民办教育培训市场专项治理行动,同时在全市征集了15名志愿者作为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市民观察员,整改民办教育培训市场突出问题。
同日,成都市教育局联合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印发《通知》,明确各单位要建立监管对象信息库,积极探索“双随机”抽查机制,完善民办学校信息披露、违规失信惩戒、督导评估和政务信息公开机制,主动接受市民和媒体的监督。
2017年6月2日,成都市教育局联合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明确要求,不得组织学前、义务教育段学生参加区域性、跨区域性性统考、联考、排位,不得举办、承办、协办以及组织、诱导学生参加包括“奥数”“华赛”等在内的所有非政府部门举办或认可的学科竞赛、考级活动,不得为上述竞赛或活动提供场地设施、宣传渠道、考前培训、考务服务等,不得“以考(赛)促(代)销”任何资料和商品。
2017年7月—9月:成都市教育局牵头建立全市民办教育培训市场专项整治周报制度,各区(市)县政府周周报表,分部门、分区域汇总举报投诉受理情况、实地查勘情况、违法违规事实查处情况和下达整改(处罚)通知情况等。从第五期开始,行动滞后的区(市)县,在全市周报表相应栏目“亮红灯”。
解读:重拳之下,累计查实的违规培训机构超2000家
据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初已把“治理非法办学、违规办班行为”纳入到各区(市)县政府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市委督查室更是将“民办教育培训市场的专项整治”纳入到了专项督查当中,可见其自上而下的决心。
在落实中,从成都市教育局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文件通知中可以看出,其整治力度之大,例如——
“这样的整治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该负责人表示。
同时,在横向方面,成都采取了部门联动的方式,教育会同民政、公安、工商等部门共同采取行动。
“这样我们不仅加大了整治力度,更扩大了整治的范围。”该负责人说,从前“禁奥”却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以前多是教育部门“单兵作战”,而培训机构的管理却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部门,教育部门只能监管到在教育行政部门取得办学许可的机构,其它违法办学机构则需要多部门的共同监管。因此,此次多部门联动以后,形成的是合力,自然力度更大。
纵向方面,因为属地化管理原则,培训机构的审批、监管工作是在各区(市)县。为此团长从龙泉驿区了解到,在民办教育培训市场专项治理行动中,该区就建立了教育联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行政处罚权力清单实施范围、立案流程和行政处罚流程,并对案件开展全程跟踪,以确保执法的高效和规范。
在温江区则借助镇、街、社区开展了网格式筛查,“因为培训机构是开在各个乡镇街道社区的,网格式的筛查,能够充分发挥基层人员和群众对信息的掌控情况,他们一旦知晓机构的违规违法行为,就能将情况及时上报,从而使其得到有效整治。”
据了解,截至10月1日,成都全市已累计查实1503所有照无证类培训机构、822所无照无证类培训机构,实地查勘2725所机构,下达315份整改或处罚通知,警告141所机构,罚款1.2万元,责令43所机构做出书面检讨、责令685所机构限期整改(其中143所机构停业整顿)。
业内人士:禁奥提了多年,这次可算是封了喉
成都外国语学校校长龚智发本身就是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数学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学会会员,培养了拿过全国高中数学、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学生。龚校长表示,奥数本身无害,但全民学奥数害处就大。
龚校长说,适合学奥数的学生,经专家研究,不超过5%。这部分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适当学点奥数,锻炼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想,这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是有好处的。
但这样的学习,根本不用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如果真有数学苗子,老师是一定能够发现的,”所以,教育主管部门“禁赛”的政策,“我们是很支持的。”
龚校长表示,全民奥数的根子是教育的功利心在作怪。其实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名校需要的学生,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重视基础,重视教材,重视能力,全面发展就能够升入好学校。
对于此次禁奥令产生的威力,龚校长表示:确实起到了“扼喉”的作用,“直接釜底抽薪,把台子都撤掉了,会对整个奥数热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
对于成都民办培训市场的整顿治理,义务段学科竞赛的不断规范,石室中学校长田间表示——
这样的做法是让教育回归了生态,让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同时也让竞争更加公平公正。“义务段学科赛事的规范,可以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真正凭自己的兴趣进行多元选择,发挥自身特长,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想获得成功,兴趣和坚持是必不可少的两大条件。”
成都市教育局:继续规范培训市场,坚决反对以招考为名倒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
实际上,全国范围内,并非只有成都在针对奥数以及培训机构展开治理。
去年11月,上海就提出了严禁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作为招生录取依据等六大要求,被一些媒体称为“震动了资本市场教育板块”。
今年10月,江苏省教育厅一纸“全面禁奥禁赛”的规定,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成都重拳出击规范民办文化教育类培训活动以后,绝大部分培训机构对于规定都能够严格遵守,并对此前一些不规范的办学行为进行了自查自纠,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该负责人表示,减轻学生课外负担,鼓励学生发展素质教育,这本身也是落实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体现。因此,后续阶段绝不会一阵风,会把整治落实到底。
相关负责人提醒,如果家长有发现相关违规行为,可拨打各区(市)县监督电话(附后)进行举报;对于跨区域的违法办学、违规办班行为,可将相关举报材料发送至成都市教育局专项治理监督邮箱。







欢迎光临 VV升学帮 (http://vvsx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