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升学帮

标题: 近视,目前无法治愈!别信忽悠!六部门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 [打印本页]

作者: JJUN99    时间: 2019-4-12 12:59
标题: 近视,目前无法治愈!别信忽悠!六部门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

“恢复”“近视克星”“近视治愈”等表述系误导
六部门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要求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等表述。不得违反中医药法规定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通知》强调,地方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沟通协调,推进综合监管,形成监管合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大无证行医打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和无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擅自开展眼科医疗服务。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广告监管,依法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假冒中医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宣传虚假中医近视矫正疗效等非法行为。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要求,严格眼视光医疗器械的注册审评审批,规范产品适用范围及禁忌症。对医疗器械名称、说明书或者标签包含容易误导的词语以及与实际产品功能不相符的表述,要严格予以纠正。
    针对当前社会各界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仍然存在“近视可以治愈”等认识误区以及近视矫正违法违规行为,《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中医药以及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定期曝光查处的相关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中小学生视力的三大“杀手”
    若不是一次偶然的监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所长张霞可能至今还不会相信,学生近视与灯光有着密切关系。
    张霞所说的这次监测,是哈尔滨市教育局为辖区学校换装光生物教学专用灯3年后哈尔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对市区10余所学校的抽样问卷调查。这次调查结果显示,97%的学生反映辨识黑板的板书更为轻松,眼部疲劳感明显得到缓解。

    环境、行为和遗传是中小学生视力的三大“杀手”
    近几年中小学生近视率一路飙升,让张霞印象深刻。几年前,哈尔滨市市区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一直居高不下,呈逐年缓慢上升态势。虽然政府多措并举,但收效并不明显。
    更大范围的数据佐证了张霞的感受。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多达6亿,其中,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而美国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更为严重的是,当前我国近视的发生具有逐步低龄化的特点,在36岁的群体中,已有2.5%的儿童为近视。这些学生生活在一个模糊的世界里,遭受着近视的困扰,甚至导致他们注意力下降、情绪波动、自卑、易怒、学习效率降低。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学生群体有如此高的近视率?“2018年,黑龙江省中小学近视率为51.28%。”近日在哈尔滨举行的“解决光污染·预防近视低龄化”专题研讨会上,张霞说,国家疾控中心调查发现,造成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环境因素、不良用眼行为因素和遗传因素。对于当前同时受到学业压力与电子产品影响的青少年来说,除了要高度重视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营养摄入不均衡等外部行为因素,过去不太被人们关注的光环境因素影响,也不可小视,亟需国家及相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由于618岁城市学生近视发生率的激增,未来几十年,近视导致的眼科病症或将成为导致视力受损和致盲的第一位病因。”张霞忧虑地说,“如不及时扭转这种趋势,可能会对国民素质,甚至国家的长治久安产生较大影响。好在,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学生近视呈高发、低龄化趋势作出了明确指示。”
   20188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

    教室照明成为近视防控的“新战场”
    教室照明究竟和学生近视有着怎样的关联?
    通过大量调研,张霞认为,造成青少年近视的外部因素中,教室照度不足、光源频闪、次声波和汞污染、光辐射,都是最为突出的影响因素。2015年哈尔滨市区学校教室照明设备换装前,教室照度及黑板照度严重不足,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为100130勒克斯(LX),黑板局部照度小于200LX。而按照《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的要求,课桌面照度应达300LX,黑板局部照度应达500LX以上。
    在多地采访时记者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室的照明,大部分是用荧光灯,少数学校换装了LED灯。
    在照明设备方面,一项剑桥大学的研究发现,教室使用每秒不足100赫兹闪烁频率的荧光灯照明时,与交互式电子白板共同作用,会引起学生头痛等不适症状,甚至降低认知能力,损害视觉健康。
    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光辐射、频闪、眩光、次声波、汞污染、照度严重不足,是荧光灯的六大主要危害。此外,荧光灯镇流器工作时发出的有害次声波,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严重时会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荧光灯工作时因温度升高,导致汞污染,容易使人产生头痛、头晕等症状;光线中含有的蓝光、小光源、视网膜热、红外辐射等七种光辐射危害,也可能导致青少年近视。


    一项光环境改善实验的启示
    从医学角度来看,诱发青少年近视的三大因素中,改善光环境是防控近视增长率的最有效途径。
    为了摸清教室照明对学生视力健康、学习效率以及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教室照明、研究不同类型教室照明光源对学生视力的影响,20188月,北京大学医学部选取了普通荧光灯和哈工大光电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理学院科研团队研制的光生物安全灯,进行对比实验。
    结果显示,在光生物安全灯下进行学习后,教室照明情况变好的学生人数比例明显高于普通荧光灯组;光生物安全灯组学生双眼视力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普通荧光灯组学生双眼视力水平出现明显下降。不仅如此,无论是在光学参数照度及照度均匀度、学生视力水平、脑力工作能力方面,光生物安全灯均优于普通荧光灯;学生近视发病率每年可降低8%
    “该实验对于当前中小学防控近视具有重要启示,它不仅揭示了教室照明与青少年近视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为中小学防控近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同时还为孩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创造了可能。”张霞建议,相关部门从光源入手,全面改善和干预诱发中小学生近视的环境因素。
    事实上,张霞从光源入手防控中小学生近视的建议,已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以佳木斯市为例,该市市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一直居高不下,连续十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近视患病率平均每年上升2%。两年前,该市中小学校教室换装光生物教学专用灯后,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得到控制,上升幅度明显趋缓,使用前后两年的视力检测报告对比显示,学生近视患病增长率由同比2%,锐减至0.02%
    张霞希望,全社会应尽快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把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于近视防控工作,及时遏制学生近视高发、低龄化趋势。
来源:成都教育官网





欢迎光临 VV升学帮 (http://vvsx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