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9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又一款自残游戏!高度警惕出现在你孩子身上或身边的这些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5:34: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一款名为蓝鲸死亡游戏流入我国。这款游戏是源于俄罗斯的自杀式游戏,游戏鼓励玩家在50天内完成规定的自残项目,并且在最后一天结束自己的生命才算成功。目前,该游戏通过网络社交渠道在我国的青少年中传播。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经导致超过130名青少年自杀死亡

  无独有偶,日本最近也出现了一个堪比蓝鲸游戏的自残游戏,名叫“身体刺绣。“玩家”用针线在自己的皮肤上缝制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虽不像蓝鲸游戏那么的血腥、恐怖,但还是会让看到的人引起不适。导致这场模仿秀的罪魁祸首是日本一部著名动漫《东京喰种》里的一个在身体上绣满各式花纹叫“铃屋什造”的角色。在互联网社交群体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日本青少年加入这场游戏,更有甚者已经玩到升级,在手上加点珍珠、丝带等,这在这个群体看来,是非常酷的一件事。



“身体刺绣”图样
  这两个游戏不管是形式上还是危害程度有什么区别,但归根到底都是一个问题——“青少年自残”。
  自残是人对自身身体或者精神的一种伤害,而自残最极端的情况将会走向自杀。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高达47.3%的青少年有过自杀的念头,有23%以上的青少年有自残行为。他们为什么会在青春期里这个花一样的年纪做出这些让人难以理解而又极端的行为呢?
  青春期是孩子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伴随着身体第二特征的成熟,孩子的心理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他们变得更加的敏感、更加的脆弱。他们开始关注自己,也更加在意别人的眼光,于是,他们的情感上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有的孩子开始自卑,厌恶自己;有的孩子变得孤独,不爱说话;有的孩子甚至会感到绝望……他们变得非常情绪化、焦虑、暴躁,于是,还未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孩子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自残来释放这些心理上的变化以及学业上带来的压力。而还有一部分孩子则完全是为了寻求刺激,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于是,电视上以及身边小伙伴的“行为”成为了他们的模仿对象。
    面对这些让人头疼的“青少年自残”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一、父母、老师要留意孩子发出的“警报”
  1、孩子是否突然间不像以前那样喜欢穿短衫或短裤了?
  2、是否在手臂上戴上饰物来掩盖自己的伤疤?
  3、是否比平时更容易发怒、心情沮丧、容易哭泣或是孤僻?
  4、学习成绩是否滑坡、是否注意力不集中?
  5、睡眠是否有障碍,是否失眠或嗜睡?
  6、饮食是否发生了变化?
  7、是否愿意和人交流?
  8、是否酗酒或滥用药物等?
二、不避讳谈论自残行为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自残行为时,首先要做到的是敢于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分享他的感受,他们会因父母的理解而感到舒服和轻松;如果他们不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父母可以做一些简单而积极的活动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看电影,去公园散步等。
三、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父母需要冷静而友好的态度来看待这种行为,需要仔细倾听孩子的烦恼,了解他为什么要伤害自己,要承认和接受他所遭受的切肤之痛。不要对孩子的自残行为进
行评判,更不能对孩子的自残行为进行惩罚。父母要向自残行为的孩子表示关爱、支持与同情,集中精力看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问他怎样做才能帮助他。父母
要在孩子面前乐观一些,父母的生气、怨恨和痛苦只会使孩子感到内疚和自卑,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四、不要强制孩子放弃自残
    立即制止自残行为通常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在短期内向孩子提供帮助和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才是更为重要的。作为父母,不要强制孩子放弃自残,克服自残
行为只能靠孩子自己。可以让孩子思考一些问题:你可能并不会完全放弃自残行为,但是你应该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方式来努力控制这种行为;你可以对自残行为做一
些限定;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五、合理地限定孩子的行为
    父母对坚持要伤害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合理的限定,从而限制伤害的程度。例如要求孩子在规定的地点、时间内,用限定的方法进行自残行为。制定这些限定可以让孩子明白有好多人在关心他、爱护他,进而最终慢慢克服自残行为。
六、为自残行为提供替代品
    为了帮助孩子,父母要考虑是什么导致了孩子的自残行为,是否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替代这种行为。帮助孩子考虑当压力逐渐增大时,是否做些别的什么事情来获得
解脱。例如抓一把冰块直到融化;用球拍使劲击球;捶打枕头或用枕头往墙上打等。通过这样行为,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不用伤害自己的身体,也可以排解自己的压
力。
七、寻求专业帮助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自残行为时,可以向心理学工作者、精神病医生等专业人士寻求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团体治疗、理性情感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帮助自残的青少年改变消极认知,学会控制情绪,增强社交能力和自信心,改善家庭关系。
    遵照医嘱患者可以服用一些选择性多巴胺摄取抑制剂,改善体内多巴胺缺乏的状况。患有抑郁症、创伤后应激反应以及严重焦虑症的人可能需要服用药物来缓解抑郁、焦虑症状,稳定情绪。
八、父母的作为
 1、为达到较好治疗效果,父母需要主动参与到治疗计划中。
 2、父母应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和娱乐活动,以满足孩子对爱、友谊、安全等的基本需求。
 3、父母应主动去认识孩子的朋友,从他们那里通常可以及早了解到孩子的自残行为。

  青春期的孩子正好处于是非观和价值观建立的阶段,他们的思想观念会在这个阶段产生很大的变化。同时,他们生理上的变化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也使他们变得更加的敏感脆弱,所以需要家长、老师以及社会更多的关爱以及指导。如果家长不幸遇到孩子无法应对这些变化而做出过激的自残行为时,不要忽略,也不要慌张,调整战略,多观察、多陪伴、多引导。慢慢的,随着环境的改变,孩子思想的成熟,以及对冲动的较好控制,孩子的自残行为就会逐步减轻,一旦度过了心理危险期,步入成人期后,一般就不会再出现自残行为。
VV升学官方QQ群一览表 <
欢迎加入《VV升学帮家长论坛》官方QQ群
阶段 名称(点击名称加群) 群号 适合群体 状态
幼升小 2023幼升小家长群 532579610 幼儿园家长 欢迎加入
小学 小学三年级下家长群 667904972 小学三年级以下家长 欢迎加入
4-5年级家长群 725158805 4-5年级家长 欢迎加入
2023小升初1群 1061517160 2023年小升初家长 欢迎加入
成都绵阳小升初群 2021西川小升初1群 581048419 六年级意向西川家长 欢迎加入
2021西川小升初2群 478347254 六年级意向西川家长 欢迎加入
2021绵阳小升初群 461718055 六年级意向绵阳家长 欢迎加入
2021师大一中小升初1群 437430376 六年级意向师一家长 欢迎加入
2021师大一中小升初2群 791082618 六年级意向师一家长 欢迎加入
2021嘉祥小升初群 365045641 六年级意向嘉祥家长 欢迎加入
2021成实外小升初群 313140549 六年级意向成实外家长 欢迎加入
2021天府七中小升初群 465517943 六年级意向天七家长 欢迎加入
2021锦城一中小升初群 706052925 六年级意向锦一家长 欢迎加入
初中 2025年成都中考1群 1090848329 2025年中考家长 欢迎加入
2024成都中考1群 784534146 2024年中考家长 欢迎加入
2023成都中考1群 719590917 2023年中考家长 满员
2023成都中考2群 674290500 2023年中考家长 欢迎加入
2023成都中考3群 601472011 2023年中考家长 欢迎加入
高中 2025四川高考1群 641968933 2025年高考家长 欢迎加入
2025四川高考2群 746236783 2025年高考家长 欢迎加入
2025四川高考3群 497136258 2025年高考家长 欢迎加入
2024四川高考1群 377052703 2024年高考家长 欢迎加入
2024四川高考2群 154614478 2024年高考家长 欢迎加入
2024四川高考3群 731597247 2024年高考家长 欢迎加入
2023四川高考1群 365912428 2023年高考家长 欢迎加入
2023四川高考2群 937428632 2023年高考家长 欢迎加入
2022四川高考1群 173586328 2022年高考家长 欢迎加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