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d 发表于 2018-8-6 15:45:16

在成都读个普高,为啥就那么难?


中考:一半上普高,三分之一上重点

十九大报告中,一个关键核心:我国的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考虑到教育方面,现阶段成都升学的主要矛盾又是什么呢?是高考上大学吗?

在成都,升学的主要矛盾早已转移,所谓高考独木桥的现象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现在升学的主要矛盾是:上大学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难的是上个重高甚至是普高!

曾经的高考,对许多娃娃甚至家庭来说,是一生中最惨烈的战斗,大部分人因高考失利而悔恨终身。而自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高考升学率一路狂飙。截止到2017年,全国本科平均录取率已经超过50%。对于成都,2016年的高考升学率就已经超过70%,高出今年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现在通过高考升上大学还难嘛?真的没那么难了,只要不是超级学渣,一般的考生都能通过高考被一所高校录取。近些年,以四七九为典型,成都很多高中的本科率都达到90%、80%,一些不那么出色的高中升学率也达到70%+、60%+,一些优质高中的一本率甚至都达到90%。这样的数据告诉我们:现在高考考上大学真的没那么难!

目前,高校招生的主要矛盾不是升学率低,而是985/211高校录取率太低,满足不了广大劳动人民子女对优质大学的追求。

这样看来,考不上大学的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那升学的主要矛盾转向了哪里呢?2016年成都中考后一段时间,有一篇文章火遍朋友圈。对,就是那篇《成都中考在强制分流?竟然只有30%~40%的考生能读普高》,这文章一出,初中生家长们按耐不住了,止不住的不满、焦虑......

是的,我想说现阶段成都升学的主要矛盾就是初升高——上个普高好难!

北师大曾做了一项特别有意思的调查:清华北大的大学生,小学和中学是否来自名校?这个调查持续了半年,结果出来了以后,和我的预期也非常吻合:很多清北的学生,小学和初中都籍籍无名,但是高中,毫无例外的都出自名校。其实小学和初中是否是名校,对以后的成才影响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但是高中非常重要。

在成都,几乎所有初中生家长都想着孩子能够进入四七九!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进入四七九,就相当于一只脚迈入了重点大学!而四七九每年620、630的录取分数和几百的招生人数,将绝大多数学子和家长拒之门外。

很多家长并不奢求孩子考上名校,也不奢求考上重高,他们甚至只奢求孩子能上个普高。为什么家长们仅奢求孩子能读个普高呢?是对孩子成绩不自信嘛。可能有这部分原因,但更多的是他们很清楚在成都,初升高竞争有多么激烈,因为前面的“中考强制分流”不是说说而已。

之所以说初升高是成都升学的主要矛盾,有以下几点:

1、重高、普高录取率低。

2016年成都中心城区中考报名总人数为48186人,达到重高线(570)的有10641人,重高率仅为22%;达到普高线(535)的只有18020人,普高率甚至不足40%,剩下的30166名学生都去读职高?职高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啊!

2016年的计划表中,全成都初中毕业人数约7.2万,普高招生计划3.9万,比例约为54.9%。

在这样的升学背景下,出现了一个现象:由于孩子中考成绩较差,家长们就纷纷往外地跑,往成都周边一些郊县学校、其他地区学校跑,甚至不惜交5万甚至10万元以上的高额择校费。这笔钱对于经济状况不乐观的家庭简直不要太多。

2017年成都中心城区中考报考人数在4.5万左右,其中有5307名是指标到校生无需参加中考,也就是说中心城区近4万人参加中考,有中考成绩。根据教育局公布的统招生分数段,达到重点线(550)的共8963人,而调招生数据未知。不妨看下招生计划人数:2017年省二级以上示范高中招生计划调招人数共711人。假如计划人数招满,那也就是711名调招生,加上8963名统招生,这样算达到重点线上人数共9674人,重高率也不足25%。

还有大家都非常关注的479三校七区,2017年共面向中心城区计划招生2580名,4万参考生,录取比仅为6%。也就是说每100人不到7人能进入三校七区。

这么低的普高录取率,和庞大的中考学生人群,两者就是最大的矛盾:偏低的普高录取率满足不了广大劳动人民子女对普高教育的需求。

2017年毕业人数约为7.8万,增长了5千多近6千人,这也就意味着今年中考参考人数也会相应的增加。普高招生计划人数今年也增加了3647,普高率提升到了55.6%。

但是中心城区人数却减少了,今年中心城区毕业生总人数为25494,去年为26670,减少了1千多人。





2、非中心城区户籍考生升学处境堪忧

在成都,参加中心城区中考的无外乎统招生和调招生。统招生即户籍在中心城区的考生,调招生即户籍不在中心城区的考生。就是户籍的不同,统招和调招就产生了以下区别:

①最直观的就是录取分数的不同,一般调招分数线都高于统招录取分数线。2017年华西中学的调招分数线(587)比统招分数线(550)高了整整37分。统招生只需刚好达到重点线,而调招生要达到587分,超重点线37分。2018年棠湖中学,调招线(603分)比统招线(546分)高出57分,这是刷记录的节奏呀。可见录取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②调招录取人数少,比例低。2017年成都中心城区省二级以上示范高中,面向中心城区共计划招收12095名学生,其中调招生仅有711人,占比只有5.88%。那如果再告诉你,中心城区调招考生的数字是1万多近两万。。。你敢想象嘛?平均20多个调招生中只有1人能读重高。

调招生及家长们,在成都中考,真的很难。

虽然中心城区已经由以前的5+2增加了6个区域,但实际对小学不收影响,因为都是就近入学原则。
影响较大的是大摇号,2018年大摇号比例整体比2017年下降了近一半。

中考目前只是指标到校政策分配覆盖了新6区,对原5+2区域的学生来说,小升初大摇号和初升高的指标到校竞争难度加大了。

但中考的统调招政策依然跟以前一样,因此,要想将这6个区纳入中心城区统一招生,还需要一个很长很长的转变过程


之所以说统招与调招的区别,是因为在成都,调招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成都近几年发展很快,逐渐发展成为一线城市,教育资源也最丰富,于是很多郊县的孩子来到中心城区就读初中,希望能享受到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这也就形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集体。今年中考调招生为1万多近两万,这个数字几乎快要和本地生五五开了,是没法忽视的存在。

我觉得调招生的中考现状,多少能反映出成都初升高的特点,那就是残酷、激烈。更不用提每年中考之后的外地生考试,四七九学校门口可谓是人山人海,上万多人来争取100多个名额,这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中考,对于本地生、郊县生、外地生划分非常严格。成都市最好的高中包括四七九在内,都在中心城区,本地生可以直接参加在统一招生,而郊县生和外地生想在成都读高中,只能走调剂这条路,考外地生班和郊县班,或者选择私立学校,名额少,竞争难度大。


3、中考家长们的焦虑感最严重


为什么说中考家长最焦虑,小升初不用担心没有学校读,只是学校的不同;成都的高考生已经有70%以上能进入大学。而初升高呢,学校就那么些,成绩不够就没有普高读,考上优质高中更是难上加难,今年中心城区统招生普高率也仅有56%不到。

所以,初中生家长无疑是最焦虑的。考不上普高,是进入职高还是辍学进入社会,这是一个问题。好的职高也算不错的出路,但好的职高也不多啊,更何况很多家长没法接受职高,因为在他们眼中,读职高就是混日子的;难道初中毕业年纪轻轻就要进入社会嘛?绝大部分家长肯定不希望是这样的,但残酷的事实摆在那儿,于是他们焦虑着。。。

每天群里都有家长担心自己孩子能不能考上高中,有家长拿着月考、半期分数私聊问这个成绩能上普高吗之类的问题,这些举动都足以说明家长们有多焦虑。刚升入初中甚至是还未升入初中的孩子家长,就已经提前开始中考家长的焦虑状态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明白在成都,初升高是一次强制的分流,中考将是孩子们的第一个转折点。

当下初中生家长最焦虑,还有一个因素:中高考改革。没错,今年是中高考改革讨论最热烈的一年。“3+3”高考改革即将在四川实施,今年初三的学生又恰好赶上四川的新高考,就是说现在的初中生都将面临新高考。于是家长们又开始焦虑了:为啥是我们刚好赶上新高考啊?新高考到底怎么回事啊?孩子们能不能适应啊.......

是的,很多初中生家长的焦虑已经延伸到了高考!

成都初升高俨然已成为成都升学的主要矛盾,元芳,你怎么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成都读个普高,为啥就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