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小升初、中考、重点学校,真的好吗?韩国人给了中国一个警示
韩国低年级学生为考生加油我家门口不到两百米,有个小学。经常能看到,拖着“行李箱”,哗啦哗啦,走出校门的小学生。以前我还挺奇怪,现在的小学生都这么时髦,流行拖行李箱,不背书包了?见多了,终于明白,这是因为课本、作业本实在太多了,书包背不动,所以,就有了这种拉杆书包。这背后的根子还是,现在孩子学习负担太重了。为了上个好学校,学生和家长只能“搞军备竞赛”,压力越来越大。于是,我经常就能听到一种呼吁:把重点中小学、考试都取消了,孩子也许就能解脱出来。如果真的这么做了?结果会如何?虽然在中国,还不知道。但我们的隔壁邻居韩国,就真这样做了。结果也是出乎人意料。01择校、补习,愈演愈烈韩国这个国家很奇怪。在“去中国化”,消除中华文化影响上,甚至比日本还激进。比如,韩国就热衷彻底废除汉字,但可惜这样搞,后果很严重,现在韩国都没多少人能看懂自己的古代文献,研究国家历史都成了问题。无论怎么做,韩国人都没法剔除骨子里中华文化的基因。其中,一个就是:重视教育,以及随之而来异常激烈的升学考试。1948年,朝鲜半岛正式南北分治,韩国宣布成立。随后就是3年朝鲜战争,韩国共损失130多万人,国土饱经战火。不过,就在停战后一年(1954年),韩国制定了第一个初等六年免费义务教育计划。这一点,还是要佩服韩国的。
1960年代末,一所韩国小学课堂情景韩国也肯在教育上花钱,教育预算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份额,从1954年的4.2%,一直增长到14.9%,而其中70%左右又用在初等教育(1960年甚至占到了81%)。随后,韩国开始向所有小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到1960年代末,初等教育已经实现免费。1955年,韩国的入学率达到90%,到1959年,进一步达到了95.4%(稍微可以比较的是,根据联合国数据,1980年中国小学净入学率是93%,当然,两者口径可能略微不同)。
不过,随着入学率上升,上小学不再是稀罕的事情。但就像现在中国家长一样,韩国人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个好初中、好高中。接下来,就是大家熟悉的故事:韩国中学教育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复读的学生越来越多,课外补习班大量出现,择校成风。家长苦不堪言,甚至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02取消小升初、取消中考韩国人想出了个办法。1968年,也就是朴正熙(朴槿惠她老爸)时代,废除了小升初考试。当年7月15日,韩国文教部宣布,实施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不看成绩,根据学生的居住地来决定学生就读的学校。同时,政府还决定多修建学校,推动各个初中在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实现均衡化。比如,使用统一教材,对差校增加补款等等。这些政策,开始时,受到学生、家长和其他相关者的一致好评。但万万没想到,这个政策只是扬汤止沸,没解决问题。因为,初中教育迅速普及,初中毕业生人也不断膨胀。过了几年,韩国的家长和学生才回过神来:高中更不好考了。其实,先前小升初的竞争,只是向后推了几年而已。
韩国一所中学1969年采用的数学教科书于是,韩国又采用了同样的手法:取消中考。1974年,韩国政府开始推广“高中平准化政策”。理念是,实施“平等、平均、平衡、公平”的“标准、水准、统一、均衡”的教育。具体的政策举措,比如,重拳出击,撤销“名牌学校”;让老师流动起来,每四年换学校。很重要的是,改革普通高中招生制度。上高中,不再凭考试。政府把公立、私立高中都划到“学群”(差不多相当于学区),最终采用抽签的方式分配学生。高中平准化政策最早在首尔、釜山执行,随后推广到大邱、仁川、光州。目前,韩国已经有36个地区采取这个政策。几年前的一个数据显示,平准化教育已经占到韩国全国高中总数的57%、学生总数的74%。
韩国Suncheon High School03根本没解决任何问题能取消的升学考试,韩国几乎都取消了。但韩国人却发现:一切都于事无补。因为,学校教育更多像“快乐教育”。一些中学,学生在校时间只有6小时,下午3点学生就早早放学。于是,在韩国,走出学校,走进补习班,就成为常态。补习班这个东西,在韩国有个更文雅的称呼叫“学院”。韩国课外补习已经疯狂到了让家长和学生窒息的程度。有数据显示,在1960年代初,韩国共有学院500多个,在实施平准化教育后,1975年就达到了近3000个,到1990年突破2.8万家……有调查说,韩国学生上辅导的比例已经超过75%。养活这些机构的,不用说,都是学生家长的荷包。六七年前的一个数据,韩国在私人教育方面花费高达179亿美元,占总体消费支出的12%。更可悲的是,平准化政策反而给补习生意火上浇油。首尔大学一个研究发现,初三,实施平准化地区人均私人教育费高达27.5万韩元,比非平准化地区(17.6万韩元)高出近10万韩元。到高中阶段更加严重,高一学生,平准化地区人均私人教育费是29.6万韩元,而非平准化地区是14.3万韩元。研究者无奈地说,平准化政策适得其反。
还有一个后果。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韩国发现均等化,并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又搞起“特目高”(以特性化目的举办的高中)。主要分外语、科学、国际、艺术、体育、专职等门类。目前,韩国有这样的高中五六十所,招生1万出头。这些学校学费很贵,大概是普通高中的5倍。像在2011年的首尔调查,普通高中一年大概花101万韩元(约6000多人民币),上“特目高”就要600多万。这些学校教学质量也更高,比如,小班化,一个班就十几个学生,外语由外教来教,配有大学水准的图书馆等等。当然,教学质量也高。有调查显示,从2013—2016年,韩国最好的大学首尔大学,新生中,普通高中的比重从60.3%下降到51.9%,而拿走这些份额的主要就是“特目高”。这样高昂的学费,基本上只有有钱人能承担的起,而最终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也是有钱人。
就读私立学校的韩国学生比例从小学到高中也在大幅上升04想跑在人前,请就请用力奔跑韩国招生制度一改再改,不断降低中学阶段入学门槛。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事与愿违。韩国现在甚至有个“四当五落”,也就是说,一天只睡4个小时可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而如果多睡一个小时(5个小时),那么就可能落榜。根源在哪儿?中小学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想上个好大学。韩国大学入学率超过90%,但是,实际上,最好的大学就三所: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首字母连起来正好是“SKY”。考进SKY大学,那么进入社会后,不论是从政还是经商,都会顺风顺水。比如,金泳三(总统)、李汉东(总理)、高建(总理)、潘基文(联合国秘书长)毕业于首尔大学,李明博(总统)、崔泰源(SK集团董事长)毕业于高丽大学,金宇中(大宇集团创始人)、具本茂(LG的CEO)、崔道锡(三星电子CEO)是延世大学毕业生。但能考上SKY大学的学生,当然是凤毛麟角。由此,产生了很多我们看了怪异的行为,比如,考试前和考试时,学生不能吃海带汤,因为海带有着“考试不及格”“名落孙山”的含义。再比如,在考试前,寺庙的香火会很旺,因为家长和学生会来求神仙保佑……
一部韩剧说出了大实话太阳下面,从来没有新鲜事。韩国中学教育陷入漩涡,道理其实很简单:资源永远是稀缺的。为了跑在前面,哪有不费劲的道理。想跑在人前,请就请用力奔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