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私立中小学家长会后,我才明白精英学校的教育赢在哪里
学院君说:无论孩子就读的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参加家长会已经成为很多父母的“例行公事”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在美国的博士后爸爸,在参加了三所不同私立学校的小学部、中学部、高中部的九场系列“巡回”家长会后,有了深刻的感悟:精英学校的教育究竟赢在哪里?在孩子开学前,我就分别参加了三所不同私立学校的小学部、中学部、高中部的9场系列“巡回”家长会(校园开放日、开学返校家长会、新生指南家长会),现在我俨然已成为了“开会专家”,并且对本地多所中小学的办学理念、学校运营状况、师资情况、课程架构、学生家长群体等信息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总结了这些让家长们团团转的、既费时又烧脑的、海量信息的家长会后,我的深刻感悟是:精英学校的教育究竟赢在哪里?
越好的学校越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
在参加高中部的家长会时候,正值下班高峰时段,人多、难停车,我迟到了几分钟。我生怕错过了重要的本学期课程的重要信息,匆匆进入大礼堂才发现校长才刚刚开始他的欢迎家长的演讲。作为高中部校长他足足花了20分钟的时间在讲一件事,这件事既不是校园纪律,也无关学期课程,而是谦逊和自制。他举了很多例子,来教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帮助青少年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谦卑和自律的品质。
作为华人家长,我们喜欢用学校排名、学生的标化考试成绩、和学生毕业走向来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但是我越来越意识到很多教育上的早期和长期投入,断然很难用这些短期的指标来量化和输出。打个比方,你的理财计划可以通过回报率来量化,可是孩子是人,作为受教育的个体,其综合素质很难仅用考试成绩这一项来评判。越是好的学校,越看重课堂以外的东西。当然这并不代表私立中小学不重视学术。实际上,有些私立学校拥有本地最严格的学术要求,但这不是教育的全部。我们本地有一所拥有百年历史、占地44英亩的精英私立走读学校。和它拥有的该地区顶级学院美誉相匹配的,是它昂贵的学费和入学要求。该校毕业的校友中有很多名人,每年的校庆或者重大校际体育赛事的观众席上都能见到很多本地政要和高级主管的面孔。如果你觉得这是有钱人的学校,交钱就可以进的话,那你就又错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个学年老师会进行学术水平的测评,不达标的学生要么被留级,要么被劝退。
该校真正有特色的地方,是它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做好准备,让他们充满创造性地参与充满活力的世界。学校强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作为全面发展的要求,该校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美学敏感性,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兼顾身体上和品格上的健康成长。灵活丰富的课程架构和小班教学的优势,在私立学校中体现出充分的天然优势。学校用丰富的体育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体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力。通过提供艺术,音乐,文学课程和俱乐部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多元才能、文化修养、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
美国私校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真正的德育途径是实践。主张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操。私立中小学校都十分注重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譬如,高中生每年要完成48小时的志愿者服务的硬性要求。每年的校庆那一周都会举行志愿者服务周的活动。冬天为贫困人群发送食物的慈善工作,为癌症防治组织募集资金,本地社区环境的清理的公益服务,为弱势群体譬如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活动,学校通过这些活动来增强品格教育效果,达到品格教育的目标。好的学校会从细微之处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从身边的小事来教导学生的相处之道,学会尊重他人的感受。
在和这所私立中小学校的孩子们的交谈和相处中,我发现这些学校的孩子大都有礼貌、能独立思考、充满活力和自信。说话的时候一点也不怕生,眼睛直视你的眼睛,挺胸抬头,谈吐自如,给人精神面貌很好的感觉。私立学校似乎更在乎孩子能否快乐的接受知识、会不会对事物产生好奇心、有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和能否成为一位终身学习者。而不仅仅是接受了多少知识,或者成绩优秀,能满足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因为缺乏主动性的学习是无法在学校教育完成后顺利进行下去的。营造欢迎的校园氛围
学院君说:无论孩子就读的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参加家长会已经成为很多父母的“例行公事”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在美国的博士后爸爸,在参加了三所不同私立学校的小学部、中学部、高中部的九场系列“巡回”家长会后,有了深刻的感悟:精英学校的教育究竟赢在哪里?
在孩子开学前,我就分别参加了三所不同私立学校的小学部、中学部、高中部的9场系列“巡回”家长会(校园开放日、开学返校家长会、新生指南家长会),现在我俨然已成为了“开会专家”,并且对本地多所中小学的办学理念、学校运营状况、师资情况、课程架构、学生家长群体等信息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总结了这些让家长们团团转的、既费时又烧脑的、海量信息的家长会后,我的深刻感悟是:精英学校的教育究竟赢在哪里?
越好的学校越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
在参加高中部的家长会时候,正值下班高峰时段,人多、难停车,我迟到了几分钟。我生怕错过了重要的本学期课程的重要信息,匆匆进入大礼堂才发现校长才刚刚开始他的欢迎家长的演讲。作为高中部校长他足足花了20分钟的时间在讲一件事,这件事既不是校园纪律,也无关学期课程,而是谦逊和自制。他举了很多例子,来教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帮助青少年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谦卑和自律的品质。
作为华人家长,我们喜欢用学校排名、学生的标化考试成绩、和学生毕业走向来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但是我越来越意识到很多教育上的早期和长期投入,断然很难用这些短期的指标来量化和输出。打个比方,你的理财计划可以通过回报率来量化,可是孩子是人,作为受教育的个体,其综合素质很难仅用考试成绩这一项来评判。越是好的学校,越看重课堂以外的东西。当然这并不代表私立中小学不重视学术。实际上,有些私立学校拥有本地最严格的学术要求,但这不是教育的全部。我们本地有一所拥有百年历史、占地44英亩的精英私立走读学校。和它拥有的该地区顶级学院美誉相匹配的,是它昂贵的学费和入学要求。该校毕业的校友中有很多名人,每年的校庆或者重大校际体育赛事的观众席上都能见到很多本地政要和高级主管的面孔。如果你觉得这是有钱人的学校,交钱就可以进的话,那你就又错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个学年老师会进行学术水平的测评,不达标的学生要么被留级,要么被劝退。
该校真正有特色的地方,是它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做好准备,让他们充满创造性地参与充满活力的世界。学校强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作为全面发展的要求,该校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美学敏感性,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兼顾身体上和品格上的健康成长。灵活丰富的课程架构和小班教学的优势,在私立学校中体现出充分的天然优势。学校用丰富的体育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体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力。通过提供艺术,音乐,文学课程和俱乐部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多元才能、文化修养、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
美国私校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真正的德育途径是实践。主张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操。私立中小学校都十分注重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譬如,高中生每年要完成48小时的志愿者服务的硬性要求。每年的校庆那一周都会举行志愿者服务周的活动。冬天为贫困人群发送食物的慈善工作,为癌症防治组织募集资金,本地社区环境的清理的公益服务,为弱势群体譬如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活动,学校通过这些活动来增强品格教育效果,达到品格教育的目标。好的学校会从细微之处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从身边的小事来教导学生的相处之道,学会尊重他人的感受。
在和这所私立中小学校的孩子们的交谈和相处中,我发现这些学校的孩子大都有礼貌、能独立思考、充满活力和自信。说话的时候一点也不怕生,眼睛直视你的眼睛,挺胸抬头,谈吐自如,给人精神面貌很好的感觉。私立学校似乎更在乎孩子能否快乐的接受知识、会不会对事物产生好奇心、有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和能否成为一位终身学习者。而不仅仅是接受了多少知识,或者成绩优秀,能满足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因为缺乏主动性的学习是无法在学校教育完成后顺利进行下去的。营造欢迎的校园氛围
让孩子爱上学校
美国的私立中小学致力于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到舒适愉悦和受欢迎的校园氛围,目的是让孩子爱上学校,觉得来学校是一件很酷很开心的事情。在这样的学校长大的孩子,通常有比较清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返校夜的家长会上,小学部校长苏珊说出了她个人信奉的Welcome原则。小学部校长拿着一本她小时候读过的一本图画书,书名叫做《Welcome Everyone》。她用一本幼儿读物引申出做人的大道理。
她解释了家长会上“欢迎”的三重含义:一则,欢迎孩子和家长经过漫长暑假后回到学校;二则,我们会把学校的氛围营造得非常受学生和家长欢迎;三则,我们要培养孩子们乐于接纳欢迎新的同学、新的知识、和新的学习形式。这位校长也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体现Welcome的精神。开学第一天,这位校长早早的到达学校,站在学校门口迎接每一位学生,和他们握手。该校拥有几百名学生,从学前班到高中,她几乎可以准确的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校长说:“我在校门口的时候,很多孩子不敢直视我的眼睛,或者握手的时候没有力量,我就会提醒他,一个有力的握手和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校长说,握手的习惯最早来自古代的狩猎族人,他们以狩猎为生,如果遇到素不相识的人,为了表示友好,就赶紧扔掉手里的打猎工具,并且摊开手掌让对方看看,示意手里没有藏东西。到后来就演变成了握手,就是为了证明我很友好,我的手里没有武器。校长以身作则的表现出欢迎的姿态,显然感染了不少学生。有一位小学部的孩子见到校长后兴高采烈,反客为主的对校长说:“您好,苏珊校长, 欢迎您来到一年级!”
在保证学生的学术成功以外,学校试图营造团结友爱,融洽平等,以校为荣的人文环境和道德规范标准。私立小学通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来营造友好的学习氛围,丰富的课程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耐心的老师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让孩子爱上学校!
让孩子爱上学校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孩子将来毕业后都是学校的校友。而美国的私立学校对校友资源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杰出校友。
很多时候,这种欢迎的氛围体现在细微之处。开学的第一天所有小学部的孩子们被聚集在学校的体育馆内,学校特意请了著名校友兼音乐家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来欢迎回到学校的孩子们。有意思的是,很多开会的内容则是以歌唱的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唱出来的效果明显比单调的说话强很多。
越好的学校,越注重个性化教育体验
我家附近有另外一所私立学校,只有小学和初中部,学校旁边就是形成竞争关系的公立学校。每天早上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就会看到附近接送孩子的公立学校的黄色校巴。
虽然这所公立小学所在的学区是本地最好的,但是依然有很多家长放弃家门口免接送的便利的公立学校,而把孩子送到这所只有小学和初中的私立学校。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参加了初中部校长主持的家长会后,我开始明白了为什么附近的家长,其中包括很多我认识的华人朋友,对这所学校趋之若鹜。初中部的校长说:“每一位孩子都与众不同,我们希望把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发扬光大!” 是的,每一位孩子都很特别,在公立学校的环境里,这种个性很难被认可和提升,很多时候是被打压的。
因为我的儿子就是这样一位比较特别的孩子,他聪明,在很多方面展现出超出一般同龄人的天赋和才华。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敏感多动,情绪容易冲动,行为难以被规范的淘气男孩。在公立学校的学前班的一年时间内,在老师强调纪律性多于孩子的天性,个性服从于班级共性的原则下,他举步维艰。我们也是如履薄冰,经常被老师和教务主任叫到学校去。可是我很清楚我的儿子,他的智商没有问题,也并无恶意,他只是有时候在课堂上感到无聊。恰恰在不合时宜的时机,会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或者举动,而这些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扰乱课堂纪律或者破坏安定团结。为了让我儿子有一个新环境和新开始,我们随即让他转学到了本地的私立小学。经过了一年的磨合期,在转入私立小学的第二学年,我们主动和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坦白”了孩子的情况,希望给老师一个心理准备。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老师在开学后的第二周给我和我太太写了一封邮件,告诉我她多么的享受我的孩子在她的班上。
“谢谢你们提前让我知道麦克斯是一位特别的孩子,我特意把他安排在距离我最近的位置——第一排,这样我可以随时关注他的需求。我发现他表现的非常棒,特别是在他做我的小助手的时候(对了,我时不时给他安排一些小任务的时候,有时候仅仅只是帮助他的同学完成一个单词的拼写,或者是让他有一些展示自己领导力的机会)。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他真的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我非常高兴他来到我的班上!我相信我们会度过忙碌而有收获的一年! ”我的第一反应是老师是否认错了人?或者把邮件寄错了地址?在确认无误后,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值得,这两年的学费付出的很值得。我在为老师的耐心、包容、睿智、和面对家长的丰富经验感到赞叹的同时,也坚定了我让孩子留在私立基础教育系统的决心。曾经有中国的家长问我,您孩子所在的美国私立学校如果真的这么好?为什么不扩招呢?也没有看到它在中国开分校啊?
小班教学是私立学校的特色,私立学校教师资源的有限和精细化教育的特点,导致了增加学生数量必然减少每个学生获得的老师注意力的机会,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教育质量的下降。教育不是批量生产,教育是园丁提供精心的呵护和照料,越是优良的教育资源越是中上阶层争夺的对象,这也是这种私立精英教育能达到个性化教育体验的原因。所以虽然私立学校在班级学生人数上没有限制,但是为了保证质量和每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关注,私立小学依然保持小班教学的规模。至于开分校这件事,还真的有不少中国的国际学校提出冠名费和联合办学的提议,但是都被否决了。原因很简单,学校对自己的声誉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在不能保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独立运营的私立学校董事会是不会贸然为了经济利益而让自己的声誉冒任何风险的。有了声誉,财富是随之而来的。
越是好的学校,家长的参与度越高
最近给孩子读中文的神话故事,发现这些故事都是在嘲笑我们这些后现代当爹妈的。譬如,传说中织女的生活,生完二胎以后还可以在天上做仙女,老公不仅不在眼前烦人,最重要的是,两个娃不用自己沾手由老公一手带大。当然最羡慕的还是白娘子,清清静静过了18年,从来不用辅导孩子做作业,而且等到出塔的时候,发现自己家的学霸自推娃已经是高考状元了。看来神仙的故事果然都是“神编剧”编出来的,现实世界里恐怕是绝无雷同。现代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在参与度和资金投入上可能胜过以往任何时代的父母。“大撒把”和“甩手掌柜式”的父母估计只能是幻想了。
越是好的私立学校,家长的参与度越高。这个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是私立学校的特殊运营模式要求家长的充分参与和支持。在参加家长会的过程中,通常校董代表、家长联合会代表、学校年度资金筹备会代表都会上台发言,要求家长以不同形式参加到学校的资金运作、志愿者、学校活动、校外旅行等活动中去。这其中原因,私立学校基本上拿不到政府的一分钱,学生的学费只占学校87%的资金来源,所以私立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捐款和义卖等活动,来鼓励家长和基金会为学校捐钱。而这些钱被用来提高孩子的受教育体验和教职员工的培训。
二则,私立学校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参与程度都很高。我在回归校园的家长会上,遇到了我的公司同事Andy,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小伙子。今天他是以爸爸的身份来参加自己孩子的一年级的家长会。他离开以后,学校的一位老师悄悄告诉我,Andy就是从小就读于这所私立学校,一直到中学毕业。他的妈妈曾经是学校的校董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对Andy的教育非常的投入。我这才把很多画面联系到一起:学校走廊上和Andy神似的女性肖像、Andy今天穿在身上的印着该校校徽的纪念版Polo衫、Andy开放日上参观校园时对学校的熟悉程度、Andy身上自信的神态和独特的气质......仿佛一切都被解释的合情合理。
该所学校的初中部校长说:“我希望父母更加频繁的检查孩子的在线评分系统和学习状况,并且在问题出现的早期和我们联系,而不要等到学期测评结束前来和我争论孩子的分数。”私立学校的家长通常每个学期都会去学校当1-2次的志愿者,顺便和学校加强联系和与任课老师增进感情。在学校的募捐和拍卖会上也会“大手大脚”的花钱,来投入学校的运营和建设。而学校的专门面对和处理家长事务的专职员工也会经常提供场地和组织活动来加强和鼓励家长对于学校活动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这所私校的老师也说:“我希望父母知道他们也是孩子的老师!我们依赖父母的伙伴关系。”老师只是孩子在学校时的老师,而家长是孩子24小时的老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需要相互配合和共存,只有在家校结合的教育氛围下,孩子才能都得到充分关注和发展。
美国的私立中小学致力于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到舒适愉悦和受欢迎的校园氛围,目的是让孩子爱上学校,觉得来学校是一件很酷很开心的事情。在这样的学校长大的孩子,通常有比较清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返校夜的家长会上,小学部校长苏珊说出了她个人信奉的Welcome原则。小学部校长拿着一本她小时候读过的一本图画书,书名叫做《Welcome Everyone》。她用一本幼儿读物引申出做人的大道理。
她解释了家长会上“欢迎”的三重含义:一则,欢迎孩子和家长经过漫长暑假后回到学校;二则,我们会把学校的氛围营造得非常受学生和家长欢迎;三则,我们要培养孩子们乐于接纳欢迎新的同学、新的知识、和新的学习形式。这位校长也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体现Welcome的精神。开学第一天,这位校长早早的到达学校,站在学校门口迎接每一位学生,和他们握手。该校拥有几百名学生,从学前班到高中,她几乎可以准确的叫出每一位学生的名字。校长说:“我在校门口的时候,很多孩子不敢直视我的眼睛,或者握手的时候没有力量,我就会提醒他,一个有力的握手和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校长说,握手的习惯最早来自古代的狩猎族人,他们以狩猎为生,如果遇到素不相识的人,为了表示友好,就赶紧扔掉手里的打猎工具,并且摊开手掌让对方看看,示意手里没有藏东西。到后来就演变成了握手,就是为了证明我很友好,我的手里没有武器。校长以身作则的表现出欢迎的姿态,显然感染了不少学生。有一位小学部的孩子见到校长后兴高采烈,反客为主的对校长说:“您好,苏珊校长, 欢迎您来到一年级!”
在保证学生的学术成功以外,学校试图营造团结友爱,融洽平等,以校为荣的人文环境和道德规范标准。私立小学通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来营造友好的学习氛围,丰富的课程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耐心的老师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让孩子爱上学校!
让孩子爱上学校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孩子将来毕业后都是学校的校友。而美国的私立学校对校友资源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杰出校友。
很多时候,这种欢迎的氛围体现在细微之处。开学的第一天所有小学部的孩子们被聚集在学校的体育馆内,学校特意请了著名校友兼音乐家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来欢迎回到学校的孩子们。有意思的是,很多开会的内容则是以歌唱的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唱出来的效果明显比单调的说话强很多。
越好的学校,越注重个性化教育体验
我家附近有另外一所私立学校,只有小学和初中部,学校旁边就是形成竞争关系的公立学校。每天早上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就会看到附近接送孩子的公立学校的黄色校巴。
虽然这所公立小学所在的学区是本地最好的,但是依然有很多家长放弃家门口免接送的便利的公立学校,而把孩子送到这所只有小学和初中的私立学校。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参加了初中部校长主持的家长会后,我开始明白了为什么附近的家长,其中包括很多我认识的华人朋友,对这所学校趋之若鹜。初中部的校长说:“每一位孩子都与众不同,我们希望把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发扬光大!” 是的,每一位孩子都很特别,在公立学校的环境里,这种个性很难被认可和提升,很多时候是被打压的。
因为我的儿子就是这样一位比较特别的孩子,他聪明,在很多方面展现出超出一般同龄人的天赋和才华。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敏感多动,情绪容易冲动,行为难以被规范的淘气男孩。在公立学校的学前班的一年时间内,在老师强调纪律性多于孩子的天性,个性服从于班级共性的原则下,他举步维艰。我们也是如履薄冰,经常被老师和教务主任叫到学校去。可是我很清楚我的儿子,他的智商没有问题,也并无恶意,他只是有时候在课堂上感到无聊。恰恰在不合时宜的时机,会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或者举动,而这些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扰乱课堂纪律或者破坏安定团结。为了让我儿子有一个新环境和新开始,我们随即让他转学到了本地的私立小学。经过了一年的磨合期,在转入私立小学的第二学年,我们主动和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坦白”了孩子的情况,希望给老师一个心理准备。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老师在开学后的第二周给我和我太太写了一封邮件,告诉我她多么的享受我的孩子在她的班上。
“谢谢你们提前让我知道麦克斯是一位特别的孩子,我特意把他安排在距离我最近的位置——第一排,这样我可以随时关注他的需求。我发现他表现的非常棒,特别是在他做我的小助手的时候(对了,我时不时给他安排一些小任务的时候,有时候仅仅只是帮助他的同学完成一个单词的拼写,或者是让他有一些展示自己领导力的机会)。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他真的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我非常高兴他来到我的班上!我相信我们会度过忙碌而有收获的一年! ”我的第一反应是老师是否认错了人?或者把邮件寄错了地址?在确认无误后,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值得,这两年的学费付出的很值得。我在为老师的耐心、包容、睿智、和面对家长的丰富经验感到赞叹的同时,也坚定了我让孩子留在私立基础教育系统的决心。曾经有中国的家长问我,您孩子所在的美国私立学校如果真的这么好?为什么不扩招呢?也没有看到它在中国开分校啊?
小班教学是私立学校的特色,私立学校教师资源的有限和精细化教育的特点,导致了增加学生数量必然减少每个学生获得的老师注意力的机会,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教育质量的下降。教育不是批量生产,教育是园丁提供精心的呵护和照料,越是优良的教育资源越是中上阶层争夺的对象,这也是这种私立精英教育能达到个性化教育体验的原因。所以虽然私立学校在班级学生人数上没有限制,但是为了保证质量和每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关注,私立小学依然保持小班教学的规模。至于开分校这件事,还真的有不少中国的国际学校提出冠名费和联合办学的提议,但是都被否决了。原因很简单,学校对自己的声誉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在不能保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独立运营的私立学校董事会是不会贸然为了经济利益而让自己的声誉冒任何风险的。有了声誉,财富是随之而来的。
越是好的学校,家长的参与度越高
最近给孩子读中文的神话故事,发现这些故事都是在嘲笑我们这些后现代当爹妈的。譬如,传说中织女的生活,生完二胎以后还可以在天上做仙女,老公不仅不在眼前烦人,最重要的是,两个娃不用自己沾手由老公一手带大。当然最羡慕的还是白娘子,清清静静过了18年,从来不用辅导孩子做作业,而且等到出塔的时候,发现自己家的学霸自推娃已经是高考状元了。看来神仙的故事果然都是“神编剧”编出来的,现实世界里恐怕是绝无雷同。现代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在参与度和资金投入上可能胜过以往任何时代的父母。“大撒把”和“甩手掌柜式”的父母估计只能是幻想了。
越是好的私立学校,家长的参与度越高。这个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是私立学校的特殊运营模式要求家长的充分参与和支持。在参加家长会的过程中,通常校董代表、家长联合会代表、学校年度资金筹备会代表都会上台发言,要求家长以不同形式参加到学校的资金运作、志愿者、学校活动、校外旅行等活动中去。这其中原因,私立学校基本上拿不到政府的一分钱,学生的学费只占学校87%的资金来源,所以私立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捐款和义卖等活动,来鼓励家长和基金会为学校捐钱。而这些钱被用来提高孩子的受教育体验和教职员工的培训。
二则,私立学校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参与程度都很高。我在回归校园的家长会上,遇到了我的公司同事Andy,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小伙子。今天他是以爸爸的身份来参加自己孩子的一年级的家长会。他离开以后,学校的一位老师悄悄告诉我,Andy就是从小就读于这所私立学校,一直到中学毕业。他的妈妈曾经是学校的校董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对Andy的教育非常的投入。我这才把很多画面联系到一起:学校走廊上和Andy神似的女性肖像、Andy今天穿在身上的印着该校校徽的纪念版Polo衫、Andy开放日上参观校园时对学校的熟悉程度、Andy身上自信的神态和独特的气质......仿佛一切都被解释的合情合理。
该所学校的初中部校长说:“我希望父母更加频繁的检查孩子的在线评分系统和学习状况,并且在问题出现的早期和我们联系,而不要等到学期测评结束前来和我争论孩子的分数。”私立学校的家长通常每个学期都会去学校当1-2次的志愿者,顺便和学校加强联系和与任课老师增进感情。在学校的募捐和拍卖会上也会“大手大脚”的花钱,来投入学校的运营和建设。而学校的专门面对和处理家长事务的专职员工也会经常提供场地和组织活动来加强和鼓励家长对于学校活动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这所私校的老师也说:“我希望父母知道他们也是孩子的老师!我们依赖父母的伙伴关系。”老师只是孩子在学校时的老师,而家长是孩子24小时的老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需要相互配合和共存,只有在家校结合的教育氛围下,孩子才能都得到充分关注和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