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培养成家庭生活“三好生”
“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成为‘三好学生’(身体好、性格好、生活习惯好),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无论教师与校长多么能干,也很难改变孩子‘差生’的命运。”这是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对日本1443位家有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孩子的母亲做了问卷调查后得出的结论。2007年,他出版了调查报告式著作《阶层是会遗传的》,指出“父母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能做的就是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我们印象中的“三好生”是学校评选的,只有一部分孩子能达标。而社会学家眼中的“三好生”更接近生活,接近我们将来对儿子要娶回家的儿媳、女儿可以嫁的女婿的要求。把孩子养得“身体好、性格好、生活习惯好”,既是每位父母的初心,也相当于给孩子存储了丰厚的家庭文化资本,堪称家庭教育的“吉祥三宝”。
父母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习惯,就是千万次重复之后固化的行为,长期逐渐养成、一时不易改变。比如戴口罩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洗手要像做作业一样认真;打喷嚏、咳嗽要用纸巾或胳膊肘挡住嘴;聚餐用公筷,餐具不混用……都是习惯,不假思索,自然而然。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如果没有一个好习惯,就意味着有一个坏习惯。没有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就有敷衍了事的坏习惯;没有聚餐用公筷的好习惯,就有混用餐具的坏习惯;没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就有起居无规律、熬夜睡懒觉的坏习惯。当然,所有的习惯都是在与父母朝夕相处中模仿然后逐渐习得的。
作为社会学家,三浦展观察到的现象很有意思——妈妈晚上愿意为孩子做饭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好;父亲的知识面与孩子的成绩有关,夫妻感情好坏也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父母的生活时间不规律,很难一家人一起享受晚餐和交流的乐趣,这样的家庭孩子的成绩比较差,而父母孩子都偏肥胖;成绩好的孩子,母亲比较有条理又有趣,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于是,三浦展提出了一个“下层化”的概念,并指出其特征不单指收入较低,也包括学习意愿、工作意愿与生活意愿较低,对整个的人生目标无法产生积极的态度,而孩子则是父母“下层化”的受害族群。
“孩子是家庭的过客”,是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佟丽华的观点。乍一看不太习惯,越琢磨越有道理。
从法律的角度,父母承担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职责只有18年时间,孩子这个“过客”只在父母家里住18年,成年之后终将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所以父母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有效期”,抓住机会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正如犹太人鼓励孩子从小做家务,养成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因为他们认为仅仅思考只能获得“知识”,通过实际行动去体验才是真正的“知道”,所以父母代劳其实是剥夺孩子自我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美国心理协会的前主席斯腾伯格认为,在分析性智力、生活智力、创造智力等三种成功智力中,生活智力是基础,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解读为“自理能力弱的孩子,以后成了家,往往不知如何生活、不会照顾孩子,甚至会带来婚姻问题”。
身体好的孩子精力充沛,做事积极主动
戏和自由的表达等忙碌的过程中,自由玩耍不仅有消除焦虑、缓解压力的作用,玩耍中培养的专注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迁移到儿童今后的学习中。幼儿园里最活跃、贪玩的孩子,到了小学往往是学习最积极的学生。
以色列学者莎拉·斯米兰斯基研究发现,随心所欲的玩耍能让孩子拥有更好的认知创造力、更好的语言理解力、更好的解决能力、更强的好奇心、更高的智力、更好的社会情感活动能力,让孩子减少攻击行为、更富有同情心、更有效地克制冲动行为,让孩子拥有更佳的情绪和社交调整能力、更富有创新、更富有想象、注意力持续时间更长、更具责任感……
在生活节奏紧张、外卖一点就来的今天,还有一个影响孩子身体的因素是父母不给孩子好好做饭。厨房犹如家庭的心脏,餐桌时光是最轻松自然的家庭教育课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经做过全国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关于“哪些家庭的孩子学习好”,其中一个指标就是“父母每周能跟孩子一起吃三顿以上晚餐的家庭”,值得关注。
幸福童年应该什么样?孙云晓认为,童年幸福的孩子一定是一个玩童,是一个很爱玩、很会玩的人,是一种充满兴趣、生机勃勃的状态。在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心中,幸福童年的样子是“皮肤黑、牙齿白、眼睛亮、有力量”,我觉得还有“腰板直、笑容多”。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身体好的孩子精力充沛,反应灵敏,活泼好动,做事积极主动。但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调查数据,“00后”中小学生普遍睡眠不足、运动不足、阅读不足,何来“皮肤黑、牙齿白、眼睛亮、有力量”“腰板直、笑容多”的身体?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多运动的孩子,情绪很少会抑郁”。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少年儿童快乐指数的调查显示,“朋友多、爱运动的孩子更快乐”。
孩子身体好有很多综合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从小生活环境不单调,有丰富的感官体验。比如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列举的儿童10岁前应做的32件事: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用面粉捏小玩意儿;采集蝌蚪;用花瓣制作香水;在窗台上种水芹;用硬纸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树;在院子挖个洞穴;用手和脚作画;自己搞一次野餐;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用沙子“埋人”;做面包,堆雪人;创作一个泥雕;参加一次“探险”;在院子里露营,烘蛋糕;养小动物;采草莓;玩丢棍棒游戏;能认出5种鸟类;捉小虫子;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做一个风筝并放上天;用草和小树枝搭一个“窝”;在公园找10种不同的叶子;种菜;为父母做早饭并送到床前;和人小小地打一架……就像美国人类学及心理学博士阿什利·蒙塔古总结的那样,“玩耍的能力是孩子心智健康的主要评判标准之一”。
大量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发现,自由玩耍、角色扮演、嬉戏打闹等创造性活动,是孩子健康生活的核心活动,对孩子的认知发展、社会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都非常重要。童年“没有玩够”的孩子,不仅难以有个好身体,社交、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爱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真正的快乐和刻苦精神就表现在观察、幻想、创作.
社会情绪能力和人际交往智能是核心竞争力
家庭教育就是生活教育,父母是否看重书本知识学习忽略生活常识?比较舍得为孩子花钱,还是舍得花时间陪伴孩子?教育孩子这件事更多指望学校和老师,还是经常反省、提高自己?……每一个选择都折射出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也就是说,父母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按照心中的目标塑造孩子的未来,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赋能。
脑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认为,“孩子今后能否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人生能否幸福快乐,是由情绪能力(而不是智商)决定的”“但目前大部分家长却只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忽略了情绪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社会情绪能力,即正确地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引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类似于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多元智能中的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在人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三浦展眼中,自我封闭、不喜欢与人接触、乐于一人独处,是“下层社会”的特点,而“沟通能力强的人,比较容易找到工作,比较容易获得高收入,也更容易拥有美好的婚姻”,虽然描绘的是日本的情形,也值得中国的父母深思。
社会情绪能力和人际交往智能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发展。华东师大崔允教授曾追踪调查1765名学习困难学生,发现87%困难学生不是智商或学习能力缺失而是存在心理问题,比如厌学、考试焦虑、恐惧、忧郁、青春期烦恼。
遗憾的是,孩子的很多烦恼却来自父母简单粗暴的养育方式。“傻瓜、没用”“你简直是个废物”“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可真行,这种事都做得出来”,这些话仿佛刻印在孩子心中的伤痕,给孩子的人生留下诸多缺憾。
请记住语言是有能量的,要么是赋能和祝福,要么是摧毁。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被看见、被认可、被尊重,满足这种精神需求也许并不难,比如做到心理学家建议的5个“每天至少一次”:一次完全没有手机干扰的对话,和孩子一起疯狂傻笑,一次拥抱、亲吻等身体接触,放下“教”孩子的念头跟随孩子玩,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我爱你,我喜欢和你在一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