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升学帮

标题: 关注孩子学习中的五大不良现象及应对措施 [打印本页]

作者: xczmm    时间: 2018-6-7 15:14
标题: 关注孩子学习中的五大不良现象及应对措施
1、做事拖拖拉拉
    孩子做事磨蹭,做作业的时候不是拿着笔玩,就是抠自己的手玩,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通常这种情况就表明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放在课堂上的话,就表现为听课效率不高,容易走神。等到考试时,即使题都会做,也会受平时没有时间观念的影响,导致时间不够用,成绩自然会下降。
    应对措施:
    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生活有规律。先教孩子学会最基本的认识时间,通过看日历、看钟表等形式,将时间概念慢慢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让孩子自己制定时间计划表。教会孩子分清上午、下午和晚上这三个时间段,并由孩子自己按照计划安排好时间,当孩子暂时忘记要做什么事时,家长可以稍加提醒,但不要强迫。因为是孩子自己制定的时间表,所以一经提醒,他们便会自觉去执行。
    帮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是在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几点起床,几点刷牙,几点吃饭,一旦养成了习惯,孩子就会乖乖的听从“时间”的指挥了。

2、学习方法不对
    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好比士兵手中的兵器,如果没有,就好比空有一身武艺和智能,却无法大展拳脚。有些孩子对于要学什么、看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总是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却想不到自己主动做些什么。而且不会科学利用时间,对学过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却不求甚解;无法掌握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
    应对措施
    家长要经常与老师沟通,随时了解孩子在学习上是否遇到了问题;要摆正对孩子分数的态度,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不要一味的批评指责,只要孩子努力了,就值得表扬。
    做好课前预习,发现学习难点,准备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充分利用课上45分钟,即使老师没叫自己回答问题,也可以在心里试着回答,然后给予自己评价;做作业要认真,争取一次做对,当家长检查作业时,若发现错误,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哪里出错了,而是让孩子自己检查出来。
3、偏科现象严重
    孩子一旦出现偏科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到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总成绩落后,被列为差生行列。
    应对措施:
    孩子出现偏科,家长不要心急,要多给孩子自信,给予孩子更多的学习关注,当孩子有进步时,就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孩子出现偏科,往往是对该科目没有兴趣。家长可以配合老师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对于孩子不感兴趣的学科,做题时要讲究方法,不要上来就做难题,不但会浪费孩子的时间,还会使孩子更加厌恶这门学科罢了。所以,家长要先确保孩子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后,再逐步提高难度。

4、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差
    尤其是在初中阶段,会出现一些物理、化学等新学科,由于与之前的学习内容大有不同,所以孩子一时间可能会很难适应,很容易导致成绩下滑。
    应对措施:
    基础知识一定要学好!一个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强弱,主要区别在于如何利用他原有的知识结构。为什么我们在接受新知识时觉得理解困难,可等到总复习时,再去看那些知识点就不觉得难了,就是因为学生学过一遍之后就已经在大脑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结构,而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够同化新知识。
    所以,家长可以想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去接触新知识。

5、老师无法面面俱到,孩子丧失学习动力
    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班级里面,老师一定有他非常喜欢的学生。可能标准不一,但无一例外的,他们都喜欢学习好的孩子。而那些跟不上老师进度的学生,被老师忽略后,更加容易自暴自弃,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动力,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应对措施
    其实,同一个教室中,所有孩子享受到的教学资源是一样的。有的孩子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认认真真听讲,大脑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而有些孩子呢,看着好像在听课,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呢,有的孩子甚至在课桌下面偷偷看课外书。究其原因,都是学习态度的问题。
    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并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该玩的时候玩,上课的时候就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告诉孩子,不要害怕问问题,一定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不懂的问题一定要问到明白为止。


延伸阅读
教育孩子掌握好这18个分寸
    孩子从小在父母的教育下长大,受家庭教育的影响非常大。父母教育孩子既要认真耐心,更要讲究艺术,注意分寸。
    1.爱的分寸
    在爱孩子的问题上,既不能没有爱,又不能爱得过分变成溺爱,而要找到爱的“度”。做到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2.管理的分寸
    在管理的问题上,既不能管得过严,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又不能放任,任其自流,而应找到给孩子自由的“度”。做到宽严适度,既给自由,又要权威。
    3.听话的分寸
    在让孩子听话的问题上,既不能让孩子不听话,成天胡闹,又不能让孩子太听话,唯唯诺诺,而应找到让孩子听话的“度”;使孩子既听大人话,又有独立见解。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
    4.民主的分寸
    在对孩子的民主问题上,既不能专制,一点民主都不给,又不能搞绝对民主,什么都是孩子说了算,而应该找到民主集中的“度”。既要民主,又要集中。
    5.表扬的分寸
    在对孩子表扬的问题上,既不能无视孩子的进步,又不能把孩子捧到天上去,而应找到表扬的“度”;既鼓励了孩子,又不使其骄傲。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6.批评的分寸
    在对孩子的批评问题上,既不能无视孩子的问题,不闻不问,又不能揪住不放,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批评,而应找到批评的“度”。既批评了孩子,又不使其情绪低落,破罐破摔。
    7.说教的分寸
    在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的问题上,既不能没有说服教育,整天不是打就是骂,又不能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而应找到说的“度”。干净利落,画龙点睛,点到为止。
    8.独立的分寸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问题上,既不能不敢放手,总是背着抱着,又不能放牛吃草,爱怎么着怎么着,而应该找到孩子独立的“度”。先领着走,后看着走,最后放开让孩子独立走。可以让孩子升帆划船,就是不能让孩子跳海。
    9.关心生活的分寸
    在关心孩子生活的问题上,既不能不管孩子的生活,又不能事事包办代替,成为孩子的保姆,而应该找到关心的“度”。既关心孩子的生活,又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0.营养的分寸
    在对孩子营养的问题上,既不能无视孩子的营养需要,又不能整天都是高营养,让孩子“消化不良”,而应找到营养的“度”,适度营养。
    11.劳动的分寸
    在培养孩子劳动的问题上,既不能什么都不让孩子干,使孩子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又不能把孩子当劳动力使用,逼着孩子整天干活,而应找到劳动的“度”。适度劳动,主要是为了锻炼。
    12.提要求的分寸
    在对孩子提要求时,既不能要求过高,使孩子望而生畏,又不能要求过低,迁就孩子,而应该找到要求的“度”。使孩子“伸手摸不到,跳一跳能摘到”。
    13.培养兴趣爱好的分寸
    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时,既不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又不能逼着孩子整天弹钢琴、练书法,而应该找到培养兴趣的“度”。适度引导,既不早期定向,又不放任自流,而是积极引导,启发培养兴趣爱好。
    14.培养耐挫折的分寸
    在培养孩子耐挫折的能力上,既不能怕孩子失败,在孩子面前铺上红地毯,让他事事顺利,又不能让孩子总处于失败状态,而应找到失败的“度”。创造一定的失败机会,使其受到锻炼,提高耐挫折的能力。
    15.刻苦的分寸
    在督促孩子勤学时,既要让孩子刻苦,又不要逼着孩子苦学(痛苦的苦),而要找到勤学的“度”。把苦学(刻苦的苦)与乐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16.鼓励的分寸
    在鼓励孩子时,既不能完全依靠金钱,又不能一点物质鼓励都没有,而要把握好“度”。把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结合起来,以精神鼓励为主。
    17.开放的分寸
    在开放的问题上,既不能把孩子封闭起来,使他成为“纯而又纯”的人,又不能任其到外边随便接触,随便交往,而应找到开放的“度”。既要开放,又要适当限制与引导,防止不良影响。
    18.消费的分寸
    在金钱的问题上,既不能让孩子大手大脚高消费,又不能让孩子与钱隔绝起来,而应掌握住“度”。适量给点零花钱,教他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欢迎光临 VV升学帮 (http://vvsx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