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升学帮

标题: 2018年高考落幕,教你识别10大高考招生常见骗局! [打印本页]

作者: xczmm    时间: 2018-6-26 11:48
标题: 2018年高考落幕,教你识别10大高考招生常见骗局!
    高考结束,成绩已公布,紧接下来的就是填志愿,迎录取。但往往在这个时期,各种各样的骗局就随机而生!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升学不如意的考生家长,就幻想起能通过“渠道”运作,将孩子送入理想的大学,不经意间就忽视了“贪心”风险,落入骗子们精心设计的陷阱,劳心又损财,得不偿失,更可能耽误了自己孩子的前程!
    今天我们就教你 “擦亮眼睛”,认清高考招生常见的骗局!

    1、假冒招生人员谎称有“内部指标”
    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或吹嘘自己神通广大,与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关系”。
    他们声称,只要愿意出钱,即使考生没上学校投档线,甚至没上录取控制分数线,也能将其“操作”到相应学校读书。然而,当家长将余款如数交完后,他们给家长的是伪造的假通知书,或者卷款逃之夭夭。
    防范提醒
    高考录取工作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也没有人能突破政策规定“操作”高校录取。

    2、艺术类招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
    由于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
    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防范提醒
    在艺术类考生录取工作中,考生的正常录取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希望广大考生及家长调整好心态,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以免上当受骗。

    3、混淆成人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
    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
    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防范提醒
    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
    考生和家长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免上当受骗。

    4、“协助”查询录取信息
    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
    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却向考生家长“报功”: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防范提醒
   1. 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泄露给别人。
   2. 所有考生均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到“录取待审”状态时,说明考生已被相应高校录取,正在办理录取手续,因此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3. 特别提醒考生,只有在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查到的录取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

    5、自称有军校“计划外招生指标”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工作人员诈骗,有的假冒军校领导、军队干部,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更有甚者,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伪造各种公文,诱骗考生和家长。
    防范提醒
   1. 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
   2. 军校招生没有计划外名额,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这一环节。
    3. 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查询验证,分辨真伪。

    6、“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
    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吹嘘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防范提醒
    经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批准可以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标准,还要参加高考,并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按招生章程公布的相关规则择优录取。

    7、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
    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者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发送虚假查分网址,根据家长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家长点进去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防范提醒
    陌生号码发送的关于高考相关的网址链接切勿点击。考生成绩、志愿填报、录取信息查询需登陆生源地招生考试信息网进行查询。

    8、高额费用咨询志愿填报
    一些社会咨询机构、个人冒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辅导活动。
    仿冒官方网站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号称专家指导,包准包录,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令考生和家长遭受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还可能被误导,丧失正常录取机会。
    防范提醒
    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对于社会举办的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辅导活动要提高警惕。特别提醒,所有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的为准。

    9、谎称能办理各类“特长生”加分
    许多不法分子声称能办理各类“特长”照顾资格,帮未上线考生获取降分优惠,以“特长生”录取。
    防范提醒
    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严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可能在考生没达到分数要求的情况下“破格”录取。

    10、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或中介通过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以邮寄虚假录取通知书方式忽悠、蒙骗考生将各种费用打入个人或机构的银行账号。
    防范提醒
    录取期间,招办工作人员都在录取现场,与考生见不上面,也不会委托中介。考生应耐心等待高校通过“EMS”快递的录取通知书和相关报到须知。

    郑重提醒:
    越是在这关键时刻,更是要“擦亮眼睛”,保持合理的心态,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入学资格,不要妄信犯罪分子所鼓吹的“扩招名额、机动名额、内部预留名额”等。遇可疑情形,电话咨询相关教育行政机关或登录高校官方网站查询,不要被骗子谎言蒙蔽,更不要随便将钱款汇给不熟悉的人员。





欢迎光临 VV升学帮 (http://vvsx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