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升学帮
标题:
深度思考:场景教育,塑造未来!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8-23 10:59
标题:
深度思考:场景教育,塑造未来!
01、这是一个什么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能已经售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时代逐渐拉开序幕,科幻时代露出一线曙光,而这一线曙光已让世界无比绚丽,未来,值得期待!
在科幻时代里,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决定着一个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
02、那么,我们的教育走到哪里了呢?
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学校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开展了精细化研究和科学实践,相对先进地走上了迎接未来的道路。这些学校即使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而替之以培养高水平、高能力人才为核心,也会很快地进入状态并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这是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和善于吃苦耐劳的精神决定的。
那么其他百分之八十呢?我们如何能实现百分之八十先进?
有人这样总结中国排名前100名的高中:他们集中了最好的资源,最优秀的师资培养着最具天赋的孩子,成绩能不好么?
我们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回答下一个问题:他们集中了这么多优秀的资源和师资之后在做什么?他们做的我们能不能做到?
他们再用他们所掌握的学识和修养做场景,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他们努力工作的目的都是要营造一个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创造方法的环境,亦即空间,这不是一个静止的空间,而是一个充满人物活动的,带有教育功能的空间。我们不能说环境决定一切,但是我敢保证地说:环境决定兴趣和选择,而兴趣决定什么?选择有何意义?这个我不用说大家心里很清楚。
既然他们都在致力于通过营造环境、气氛、味道来让孩子们开悟、努力、志向远大,那么我们自己,自己的家里,普通的学校里能不能做到?答案是肯定的。
03、什么是场景?
我们不说概念,举例说明。
1、上级领导来单位视察,那么所有的迎接工作都可以看做是为了塑造场景而进行的准备工作,最后领导来的那一刻,所有人、事、物的表现即为场景。
2、大家喜欢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电影,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很多人还是被感动,跟着主人公哭、笑、愤怒,这是场景表现,那么,电影拍摄前后所有的工作都是准备工作。
3、笔者认识这样一位母亲,结婚的时候房间里到处都是自己漂亮的照片,自己喜欢的奇奇怪怪的东西,房间内的色彩还保留着少女时期的风格,丈夫看着是敢怒不敢言。但是她有了孩子后的某一天,自己一边流着泪一边撤下了所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按照幼儿专家的计划单精心地进行再装修,丈夫以为她这样就算折腾完了呗?可是没想到这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她根据专家的意见起草了三份协议书,一份是丈夫的,另外两份是双方老人的,其中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在孩子面前争吵,不能在孩子面前发泄私愤,更不能污言秽语,否则丈夫一周不许回家,老人一年内不许探视;个人习惯要进行重新审视,可以把孩子带进自己的工作氛围中等等。老人不理解,但是丈夫是个聪明的人,从此后改变了对妻子的印象,关怀和呵护中又多了一份尊重。
效果怎样呢?
初中以后这个孩子的学习基本就不用父母督促和管教了,思维独立而深刻,逻辑清楚,果断坚决,这就是场景教育带来的效果。
当然,在场景中还有很多细节的操作,下面的文中我们会细细的介绍。
04、什么是好的场景?
答:能够产生效果的场景才是好的场景。父母用真心真爱做一件事情未必有好的效果,但是在了解孩子心理之后,把真心真爱转化为可以为他解决问题的场景,那么他一定会感受到,感动到。千万不能糊弄,更不能有瞎胡扯的心态,否则孩子以后不信你了,那可是你自己的孩子,总不能连自己的孩子也坑吧!
笔者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把场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
上:朴素的环境、朴实的话语、无声的行为、榜样的力量。
举例: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补习三年,考入北大。
俞敏洪在《朗读者》第二季中,曾讲到过一个关于他父亲的故事。在俞敏洪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就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断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两块,或三块五块。久而久之,家里本来就小的院子多出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俞敏洪完全不知道这堆东西的用处,就问父亲要做什么,父亲告诉他要造一间小房子。终于有一天,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随后的几天里,父亲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和院子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当时俞敏洪只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一个人就盖了一间房子,等到长大以后,他才逐渐发现父亲做的这件事对自己的深刻影响。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父亲向他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一块砖头没有什么用,一堆砖头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只是占据了一推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中蕴藏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俞敏洪,成了他做事的指导思想。
中:奢华的环境、严格的约束、无声的行为、榜样的力量。
李嘉诚:长江和记有限公司、长江实业集团等董事会主席,教子有方。
李嘉诚只有两个儿子,开始的时候面对如此奢华的环境他对如何教育孩子是很茫然的,好在他的妻子庄月明是旧中国时期的大家闺秀,出身名门,她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严格要求孩子,除了出于安全考虑外,两个孩子的日常生活还不如平常人,而且每周必须“吃糠咽菜”,糠是真糠,菜是野菜,都是李嘉诚跟随父亲逃难时吃过的,开始的时候是一周三次,后来庄月明说情才改为一周一次,直到两个儿子大学毕业。高中没有零花钱,大学花费自己赚,毕业后去别的地方打工不许回和记黄埔,但是必须旁听董事会会议。这些近乎苛刻的要求三十年如一日,可见富裕人家的教育是多么艰难!用苦难磨炼勇气,用智慧消除贪欲,不容易。
下:整洁的环境、透彻的了解、理智的行为、榜样的力量。
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视仪式感,首先要把教育的诸元素纳入到场景中进行包装,把潜意识转化为有意识,以此来影响人。我们普通人都有日常工作,拿不出更多的时间来认真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于是就把这个责任交给了培训机构和学校,可是谁能替代父母的爱呢?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先举两个例子:
例1:
在家庭活动中我们做很多事情是给别人看的,比如给老人过寿。朋友的父亲过八十大寿的时候他就加了一个环节,儿子跟着他给老父亲洗澡和更衣,女儿跟着媳妇给婆婆洗澡更衣,结果发现两位老人身上都有轻微的溃疡之处,怕麻烦儿女不敢说,自己默默忍受,换完衣服之后四个人眼睛都是红红的,脸上满是眼泪,恨自己平时对老人关心太少了,典礼后马上去医院进行治疗,这件事过后,这一对儿女仿佛改变了好多,对父母不再顶撞了,这是无声的教育。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大多数家庭吃吃饭也就过去了,并没有多想,那么我们为人父母的可不可以多想一想?如何钩织一个表达真爱的场景用来感动我们的孩子?
例2:
现在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生日,可是很少有父母认真地想给孩子过生日需要安排什么内容?
笔者的一个同学,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师傅学木匠,若论文化真心不足,但是他在他师傅那里继承了技艺和感恩之心,当孩子说要过生日的时候他一愣,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小孩子是不过生日的,可是现在时代变了,看着孩子渴求的眼神他动摇了,那就过吧,他和孩子说,过可以,但是按照我的安排过,孩子说可以。
他走访了孩子过去的班主任,认真地请过来;走访了给孩子看过病的医生,走访了孩子想请的好朋友,然后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典礼,让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评价和希望,在典礼上孩子就哭了,她认清了自己的缺点与优点,懂得了爱与尊重,懂得了自己的成长是因为有爱自己的家人、朋友、老师和医生,懂得了学习和工作的意义。这个孩子现在在华南理工,理科生精通两门外语。
成功之道在我们家庭本身,在于我们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思维和品德,在于是否把扎扎实实地奋斗精神传承给孩子,而不在于不切实际的口号和誓言。
在场景中,空间环境是否整洁,色彩和气味是否合适都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成员的言行、同学玩伴言行习惯带来的影响,因此孩子需要独立、正确的思维和判断,需要建立一个以伟大志向为基础的人生格局,需要实际场景的触动,切中本质的指导,而不需要唠叨、责骂,请家长们不要把孩子当成你的精神垃圾桶,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行为的感染和智慧的开悟。
孩子成长需要什么?自己能做到什么、做不到什么?用什么办法去弥补。
1、给不了孩子知识,请给他健康和品德
2、给不了孩子安静,请给他专注和节制
3、给不了孩子陪伴,请给他安全和温暖
4、给不了孩子素养,请给他尊重和书籍
5、给不了孩子智慧,请给他善良和醇厚
再好的想法,再科学的理论如果不落实、不以决心和意志去执行也是枉然。我们所介绍的通过场景完善教育的手段固然好,但是需要家长们真心思考、筹划和行动。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我觉得也很适合实现教育目标:1968年,罗伯·舒乐博士打算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可预算要700万美元,这么大一笔费用对当时一分钱没有的舒乐博士来说,谈何容易。
舒乐博士思来想去,最后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又写下10行字:
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卖掉10000扇窗,每扇700美元;
……
2个月后,舒乐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了一位富商,这位富商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
3个月后,一位被舒乐博士的精神所感动的陌生人给舒乐博士寄来了一张100万美元的银行支票。
8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舒乐博士说:“如果你能筹到600万美元的话,剩下的100万美元由我来支付。”
第二年,舒乐博士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的办法为每月50美元,10个月分期付清,一万多扇窗全部被人认购。
1980年9月,舒乐博士构思的水晶大教堂终于竣工了,它的最终造价为2000万美元。
就这样,这个在当时看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在舒乐博士一点一滴的努力下,最后实现了。
看,目标再大,只要分解下来,就不算大,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场景,现如今多用于商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厂家及商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重视文化场景和情感场景的构建,让产品有故事,有人格,有温度,以期给消费者带来更愉悦的体验。那么,既然是优秀理论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在教育领域呢?我们自己喜欢的为什么不能给孩子?对于学校来说,学生就是消费者,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有故事,有人格,有温度的教育给学生?希望大家重视教育场景、场景教育,让快乐学习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欢迎光临 VV升学帮 (http://vvsx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