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升学帮

标题: 月考-阅读理解解析,一大波月考试卷来袭 [打印本页]

作者: marked    时间: 2018-10-8 18:17
标题: 月考-阅读理解解析,一大波月考试卷来袭
(―)古诗文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题至第11题。
折 杨 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 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

2. 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3题至第6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 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 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
【:主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②囊箧萧然: 这里是
“钱物都用空里”的意思。③铨:作者蒋士铨自称。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⑤戚党:亲威
和乡邻。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3. 下列咅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B.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 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4.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D.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6分,每小题3分)
⑴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2)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6. 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6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民以“食”为天
俞水生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 究色、香、味、形俱佳。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侯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 北方气侯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 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 “八大菜系”。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放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关系。 比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去湿:过去
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杷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注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 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美味哇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 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 。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现念。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 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沄动。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既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的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

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车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 和“怎么吃”讲究起来s显然,这已不单是为满足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每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人在饺食文化上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B.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
C.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D.中国饮食的美味,在于把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调料相调和,使之达到中和之美。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主要绍了南北方和“食”相关的饮食结构特征以及饮食礼俗文化。
B.第⑥自然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 一起的饮食
习俗。
C. 第⑦段“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加点词“相对的”不能删 除,否则
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 本文介绍汉民族的饮食时先介绍南北方的主食,再介绍副食,最后介绍饮食礼俗文化。

9. 请你根据上文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链接材料】大年三十,张伯家欢聚一堂.女儿与在北方长大的女婿从北京回到长沙过年,做年夜
饭的时候,张伯特意嘱咐做菜的老伴,一是做菜的口味比平时要稍微咸一点, 二是一定要做一道
红烧鱼。
(1) 张伯为什么嘱咐做菜的口味要比平常稍微咸一点?(2分)
(2) 张伯为什么嘱咐要做一道红烧鱼?( 2分)

| 查 |
| 看 |
| 答 |
| 案 |



1.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评分说明:只要写出了此两者就给2分)。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
感。(意思相近便可。) (2分)
2. 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
达了情感。 (2分)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
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 (2分)
3. A
4. C
5: (1)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 (3分,评分说明:采分点为 “辄” “低吟
之”“以为戏”。)
(2)(母亲)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 (3分,评分说明: 采分与为“跪
读” “已” “未尝”◊〉
6. “垂涕”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怜爱(1分),“扑之”表现出母亲对孩子要求的严格。
(1分)文段中母亲不畏贫穷、教子读书、劝夫改过、严格要求孩子等行为值得称赞。 (4分,每点1
分,意思相近即可。
7. B
8. B
9. (1)北方人的口味比南方人稍咸一些 (2分)
(2)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 (2分)






欢迎光临 VV升学帮 (http://vvsxb.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