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几天参加女儿学校的家长会,学校给我们做了一场关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里面提到几组可怕的数据: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自杀学生年龄占比最大的是小学五年级,自杀原因排第一的是家庭矛盾,其次是学业过重。
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都很惊讶,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为何这样玻璃心?有人说是缺少挫折磨练,也有人说是缺乏死亡教育,都有道理,但追究其更深层原因,是缺爱,缺安全感。
一爱自己的人是不会自杀的。自我攻击,自我惩罚,自杀都是把否定和愤怒指向了自己,认为自己没价值才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孩子从出生那刻起,就视父母为依赖,生存的本能驱使他们去获得父母的认可和爱。如果父母不爱他们,不认可他们,弱小的他们无法否定父母,只好否定自己:既然父母不爱我,那一定是我错了。
平时我们看到育儿文章都这样说:如果父母对孩子生气,孩子都会害怕,怕爸爸妈妈不再爱自己了,或者,都认为是自己的错。 有没有孩子不按这个路线走,反过来体谅父母呢?说,唉呀,今天爸爸妈妈心情不好,可能是工作不顺心,或者别的什么事。 对比一下这两类孩子,前者缺少安全感,后者很有同理心。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差别?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有很多原因,是得到的爱不够,是亲子关系不好,是总被苛责、被威胁,等等。 有同理心的孩子,就算父母发脾气,也不怀疑父母对他的爱,反而为父母找原因。他对父母的信任、对自己值得被爱的价值是肯定的,这份笃定不会让他觉得,唉,妈妈生气了,都是我的错,妈妈不爱我了。 不难想象,两种表现背后所折射出的成长环境是截然不同的。显然,有同理心的孩子,内心的温暖和体谅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内心强大(有安全感、自我价值感、自信)的孩子,是因为父母有同理心。
同理心,是爱,是尊重,是信任,是互相理解。我们来看日常生活中怎样做。 怎样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是爱他的? 有句话说,生活即教育。我们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爱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爱要通过嘴巴说出来,但更多时候,爱在我们的眼神里,在我们的表情里,在我们说话的语气上。身体语言比口头说一句“我爱你”更有力量。 所谓将心比心,就是在孩子失落时,想到我失落时最想要一个拥抱,于是去抱抱孩子,而不多言;在孩子做不好事情烦躁时,想到我烦躁时最讨厌说教,于是闭嘴,只是同情地看看孩子,摸摸他的背表示理解;在孩子做错事面有愧意时,想到我愧疚时最害怕别人赶尽杀绝,于是宽容孩子,不去追究一个态度良好的认错。 将心比心,就是让孩子感到父母和他是一个战壕里的,是理解他的,是保护他的。 再说尊重。“尊重孩子”似乎成了一句无用鸡汤,不少父母说,我怎么尊重孩子啊,他胡搅蛮缠,撒泼打滚,我还尊重他,这不是纵容、溺爱吗?
先别急,尊重不是百依百顺,毫无底线。尊重是尊重孩子的生理发展水平,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程度,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想法。 如何表达尊重?这要靠父母的敏感观察和温和教育。比如你嫌3岁的孩子脾气大,这时就要想,3岁的大脑发育是个什么程度,3岁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有多强?冷静想一想就不会那么烦了,你会知道,这时该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合理表达情绪。 又比如7岁的孩子写作业磨蹭,想想7岁的大脑发育有多成熟,执行功能到什么程度?想想就知道,发脾气、讲道理对改善磨蹭问题是没什么帮助的。 再比如孩子脾气倔,爱生闷气,仔细观察下孩子是不是属于敏感气质?孩子是这样的个性就没必要跟孩子较劲,非要把他扭过来不可。敏感的孩子也有许多优点,顺应孩子的特质,采用适合他的沟通方式,发掘出孩子的优势才是正道。
第三,是让孩子信任我们。 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说孩子闯了祸最不愿告诉的就是父母,甚至宁可以死谢罪也不向父母求助。我们不禁要想,是什么让孩子如此不信任我们? 孩子信任我们,一个是基于爱,另一个是我们能实实在在帮到孩子。爱不能只挂在嘴上,还要体现在行动上。 孩子认为我们是可求助的,这点必须通过对他们的具体帮助得来。孩子必须有很多次这样的经历才会相信,哦,爸爸妈妈在我需要的时候是可以帮我的。 所以,信任孩子不是撒手不管,说“你二年级了,我相信你能独立完成作业,你自己写就好”;“你是大孩子了,我相信你能处理好和同学的关系”……想想孩子的发展水平,是不是真的能应对这些事,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比如孩子磨蹭,除了讲道理,还要跟孩子讨论时间表,制定时间表,带着孩子一起执行,把一件件事情做好,让孩子看到效率他才能有切身体会。 有时帮助还要灵活。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那就换个说法,心里想让他往东,但嘴上说往西,兴许效果不一样。 总之,养育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细心观察,把自己代进去想一想,实实在在地去做。
可能你会说,怎么都是我同理孩子,为什么不能孩子同理下我,我也很累啊。是的,孩子也要懂得理解父母,但孩子的同理心是从父母那学来的。我们对孩子有同理心,孩子耳濡目染,也就会学着体谅父母,对父母又同理心,然后对他人有同理心,这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 我们希望得到孩子理解,因为我们不完美,不是圣人。向孩子表达我们的真实感受是完全可以的。我今天很累,我的耐心也有极限;有时候我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这些感受和需要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坦诚相待,流露真情实感,才是有血有肉的父母。 我们不完美,也体现在会做错事,因此要道歉。亲子关系再差,也只是人民内部矛盾,没必要搞得像敌我矛盾一样,道歉不该有负担。家是一个多么私密的空间,道个歉不会丢脸到哪去。 所以哪里做得不对,麻溜地道歉。“你现在的坏心情是我造成的,我很抱歉”,孩子能感受到我们这个心情,而且他们都很大度,只要我们是诚恳的,他们都会原谅。这不就是让孩子谅解我们吗? 父母和孩子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有爱家才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