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成都华杯赛一等奖超8成 学而思、盛世英才押题准还是漏题?
2017年3月11日,第22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成都赛区笔试决赛(下简称华杯赛)举行。临近开考前20分钟,成都某校老师唐老师在微信上收到一道奥数题,题目是学生童童发来的,请唐老师帮忙解答。因为唐老师没及时看手机,等回复答案时,童童已进考场。
上午10点,考试准时鸣铃。大约20分钟后,场外老师们陆续得知考题。在浏览过题目后,唐老师目瞪口呆:考卷中的一道题目,正是开考前学生童童请教自己的那道奥数题,“一模一样的原题”。
更加引发争议的还在于本次比赛的获奖情况。3月27日,华杯赛官网发布了成都赛区分数线及获奖人数,本次比赛小学高年级组产生394个一等奖。公开数据显示,
其中331个一等奖扎堆出现在华杯赛成都管委会的数家成员单位中,占比超过80%,
其中,两家成员单位——成都盛世英才资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下简称盛世英才)和成都学而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下简称学而思),所占总比约为71.31%。
多位家长和老师对此提出质疑:这不是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而且一等奖这么扎堆?
成都商报记者对此展开多日调查,其中,多位在上述培训机构参加过奥数培训的学生向记者表示:他们确实在考前做过“(跟考试题目)非常类似的题”,而且,个别老师曾要求哪怕死记硬背也要把答案记住。
另有培训行业资深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华杯赛“个别培训机构能提前精准押题”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另外,检索发现,华杯赛泄题风波已经不止一次在国内各地发生。
惊讶:
开考前,惊现华杯赛原题
匿名人士提供的微信记录显示,当日开考前唐老师收到的试题题干为“(3n+2)/(5n+1)不是最简分数,那么满足n的所有三位数之和为多少?”
记录显示,这道题是至少在开考前约20分钟传出。
成都商报记者对比华杯赛试卷题目发现,这道题出现在了小学高年级组(下简称小高组)A卷的第12题,试卷中的题干为“使(3n+2)/(5n+1)不为最简分数的三位数n之和等于多少”。
资深奥数教练告诉记者,虽然题干表述略有变化,但核心本质没变,“就是一道一模一样的原题”。那么,题目是从何而来的?仅仅是巧合吗?
满腹疑惑的唐老师找到童童追问题目来源。童童的回答,让唐老师震惊——试题还并非考前才曝光,而是早在几天前就已经提前曝光了。
童童告诉唐老师,这道题是自己的同学乐乐发给自己的。匿名人士提供的录音显示,在华杯赛正式考试前倒数第三天(3月9日,周四)晚上,乐乐所在的学而思培训机构给学生们分发了一张试卷。随后,培训老师在对题目做详解后收走试卷。但乐乐对其中一道题百思不得其解,就悄悄抄下了这道题。3月10日到校时,乐乐拿着这道题跟童童探讨,但童童思考了一整天也不会做,随后,在3月11日考前复习时,童童向唐老师请教了这道题。
调查:
培训机构老师要求“死记硬背也要记住答案”
在培训行业工作多年,唐老师对个别培训机构押题精准有所耳闻,但这次连题干表述都几乎一模一样,押题能精准到这种程度?成都商报记者随后多方调查显示,实际上,提前曝光的试题,可能远远不止童童发给唐老师的这一道题。
4月5日,锦江区某小学外,两位获得一等奖的六年级学生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在学而思培训,并称培训班老师的“押题”太准,考前做的题目跟考卷题目几乎一模一样,这种“几乎一模一样”的题目有四五个题。一位学生告诉记者:“我记得A卷第14题,我们培训老师在考试前两天就让我们做过,还叫我们一定要记住(解题思路),死记硬背都要记住”。
4月6日,在盛世英才培训机构外,多位家长表示,“盛世英才的培训团队确实牛,备赛前,会根据家长的需求进行短期培训,150元一次课,一般5-6次。上完你的孩子肯定能拿奖”。记者追问原因,家长们暗示,“听说他们老师有资源,‘押题’特别准”。
数据也印证了家长们所说的这两家培训团队确实很“牛”。3月27日,华杯赛官网公布了本届决赛成都赛区分数线及获奖人数情况,其中,小高组一等奖人数394人。而在学而思和盛世英才的公开喜报中,学而思的小高组共计拿到167个一等奖,盛世英才则拿到114个一等奖,两家共计拿到281个小高组一等奖,也就是说,这两家机构,占掉了全成都一等奖的71.31%。此外,在盛世英才的喜报中还提及,本次华杯赛的成都市全市前5名也被该机构的学员包揽;总体成绩方面则“再创新高,相比2016年一等奖人数飙升163%”。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数据为,除去这两家成员单位,其余还有三家成员单位的小高组一等奖人数分别为20人、20人和超10人,如此算下来,华杯赛成都管委会的成员单位的一等奖至少331个,占比为84%。
怪象:
获奖家长感谢老师会“押题”,未获奖者抱怨老师“拿不到题”
华杯赛成绩公布后,还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家长们不再从孩子身上分析原因,而是从培训机构方面找原因。不少孩子得了奖的家长,都夸赞感谢培训机构“押题”准。而其他毫无斩获的家长则抱怨培训机构老师不会“押题”,或者抱怨培训学校“没资源,拿不到题”。
在多个家长群里,有家长高兴地表示,“学而思的老师‘押题’很准,老师甚至能押到题在卷子的哪个位置”。还有家长则表示“确实很准,小孩说今年押中了4题”。这样的讨论让其他家长心生“悔意”,“早知道,考前一个月就该送孩子去会押题的机构培训”。
成都某知名培训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就遇到了这样的质问,家长的抱怨让他不知如何作答:“这么大比例(雷同),而且连题干都几乎一模一样,我们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此前曾听说过华杯赛有考前漏题的情况发生,但往年“最多听说两三个题,今年提前流出来的题高达五六个,太夸张了……”
背景:
成都华杯赛已经是民间组织的民间赛事
那么,华杯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比赛,为何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巨大波澜呢。
官方资料显示,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是为了纪念和学习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于1986年始创的全国性大型少年数学竞赛活动,至今已经举办到第22届。
但近年来,随着小升初竞争愈发激烈,华杯赛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竞赛成绩和一纸奖状。行业内人士介绍,部分名校出现不成文的规定:如果学生拿了“华杯赛”的奖,在小升初时,可以免试或是减少考试环节升入知名中学。知情人士分析,这也正是华杯赛引发家长追捧和培训机构激烈竞争的根本原因。有家长直言不讳表示,为什么让孩子来学奥数争夺一等奖,“还不是因为想让孩子拿‘双一’”。
家长们所说的“双一”,正是华杯赛一等奖和国奥赛一等奖。
此前多年,“华杯赛”成都地区的承办方为成都市青少年宫,不过,2015年11月后,青少年宫不再承办其赛事工作,随后,“华杯赛”北京组委会派员到成都组建了成都赛区的“管委会”,管委会成员单位中,就包括成都新星飞扬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学而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和成都盛世英才资优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也就是说这个比赛已经完全成为民间组织、民间管理的民间赛事。
行业:
有命题人与培训机构频繁接触
在奥数培训行业内,华杯赛的漏题传言已经不是第一次传出。
成都本地一位金牌奥数教练透露,华杯赛组委会在北京,命题专家有10余人,“华杯赛不像高考命题组那样封闭命题。所以,圈内人都知道命题专家是谁”。 该教练告诉记者,根据他在该行业多年来听到的传闻,早些年,培训机构在考前会邀请相关命题专家到培训机构“指点”,“后来形势变了,这些(培训)机构亲自飞去北京‘拜访’命题专家。”目的则是让专家们指出考点,缩小复习范围。
类似的传闻,并不出自该教练一人之口,在记者随机走访中,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华杯赛‘泄题’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还有教练指出,早在去年,自己所在的培训机构已经就疑似泄题事件找北京组委会沟通过,但结果并不理想。
据知情人士表示,以他所知,考试前一个星期,试题会由北京组委会通过电子档发送到成都,由成都管委会的数家成员单位负责试卷印刷,“这些主办机构自己也有培训班,但他们提前就会收到题目,所以这中间的过程……就很难说了”。
风波难定:
华杯赛泄题风波并非首次,警方曾经介入调查
另一个事实是,记者检索发现,华杯赛泄题风波并非首次。其中,2012年的华杯赛泄题引发关注度颇高,不仅组委会承认泄题,而且警方也介入调查。百度百科甚至专门针对此事创建了“华杯赛泄题事件”的词条。
据扬子晚报报道,2102年3月,第17届华杯赛初赛前一晚,有网友在网上贴出4道数学题求解。第二天,眼尖网友很快发现,网友贴出的四道题竟然就是次日华杯赛试卷中填空题的4道小题,甚至连顺序都不差,总分值高达40分。在家长和媒体各方追问之下,当年3月22日,华杯赛组委会官方回应承认赛前泄题,并在全国华杯赛组织机构中发布协查通知,同时还向警方报警,警方随后展开调查。
另外两起风波则是发生在今年的苏州和去年的成都,卷入风波者,均为学而思。
今年3月11日,华杯赛小高组决赛中,苏州学而思作为承办机构之一,结果考场中一名监考老师于9点34分提前拆卷并拍照发送给其表姐,9点40分被在场家长发现。事后,苏州学而思文化培训中心就此事发布致歉公告。
专家
华杯赛走上应试教育怪圈,建议介入严肃调查
针对华杯赛“泄题”风波,著名教育专家纪大海认为,现在的“华杯赛”完全走上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华杯赛只能作为学生的一种兴趣爱好,成为孩子拓展思维的方式之一。但如果把‘国奥赛’和‘华杯赛’做为一个进入名校的一种敲门砖,这个方向是绝对错误的,走向了一种应试教育的功利怪圈。”
纪大海表示,由于华杯赛背后的功利,尤其与升学和进入名校相挂钩,“这就难免助长了部分专门从事这种牟利行为的组织和个人采取不良手段。今天能出现疑似‘泄题’,明天就可能出现代考现象”。
纪大海同时指出,“由于是民间组织主办,加上一直传出‘泄题’事件,它的公信力是在下降的”。因此,从反方向来看,这也倒逼各大名校应该探索另外更加公平科学的选拔制度。
除了竞赛本身的公平性问题,纪大海还谈到了这种现象对社会的影响,“像这种疑似‘漏题’行为就像一个极大的腐蚀剂,不利于我们构建一个诚信、公平的社会”。他认为,这种哪怕只是疑似的现象也应该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相关部门应该介入严肃调查,追究相关机构的法律责任。
(注:应当事人要求,文中部分师生系化名)
[来源:成都商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