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没有一种感受叫 “咆哮得无力了,孩子还是老样子” 反复地说教仍然不起任何作用 那么我们换一种方法来教育孩子 这就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即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态度 有意或无意的表露给孩子 让孩子产生积极的心态
如果说教育是对人的成全,那么对孩子积极心理的培养无疑就是其中的基石、核心和载体。父母通过培养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帮助孩子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
一、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成绩起伏 孩子一旦进了学校,他(她)的喜怒哀乐就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息息相关。孩子对成绩的看法,轻则影响其短期的情绪,重则会影响心理健康。从积极心理学出发,我们在平时就要让孩子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考试的成绩。 第一,要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比如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还是概念理解得不对,或者是计算错误等。 第二,寻求对策,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疑难问题。 第三,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法提升信心,如某次考试成绩不好,可以鼓励孩子:“幸亏这次把问题都暴露出来了,下次就会少出差错,成绩肯定会好很多。”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使人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 哈佛大学博士亨利·毕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以100名医学院学生为对象,分为两组,每一组各50人。第一组分配了红色胶囊的兴奋剂,第二组则分配了蓝色胶囊的镇定剂。虽然这么说,可实际上胶囊里面的药粉相互对调了一下,但没让学生们知道。结果吃了红色胶囊的学生很兴奋,吃了蓝色胶囊的学生则很平静。由此可见:学生们的希望和信念压制住了身体服用药物的化学反应,希望和信念有时候比药物更重要。因此,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指导孩子更好地与同伴交往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学习问题(40%)、交往问题(35%)和情感问题(25%)。 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也是困扰孩子的一个焦点问题。离高考还有两个月左右,一位邻居家的男孩非常焦急地跟我说快要高考了,他却一点儿也进入不了状态,注意力不能集中,该怎么办? 他跟我谈了他的心路历程:当初他考进高中,就是想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没想到遇到了他以前的小学女同学,然后两个人慢慢走近,更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女孩移情别恋,让他痛苦不堪。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跟他说:“你们现在身心还不成熟,感情也不稳定,那个女孩比较‘花心’,还好发现得比较早,假如结婚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麻烦更大、更痛苦吗?放下也是一种解脱,爱一个人就要让对方过得幸福,既然她认为跟别人更幸福,那就放手,也算积德行善。” 几次类似的谈话后,男孩阳光多了,学习步入正轨,高考发挥也正常,考进理想的学府。
三、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霾 孩子心理有阴霾,父母千万不能一味地埋怨,应该懂点心理疏导的方法。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用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消失了,情绪障碍也会“轰然倒塌”。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外表比较在意,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用积极心理学摆脱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的消极心理。如个子太矮小,可以用“浓缩的是精华”来自嘲,用历史上的名人来激励;如遗失了钱物,可以说“丢了钱免了灾”,这样,心中便可以释然。 还可以经常让孩子回想一个他清楚地感觉到自豪、快乐、满足和成功等积极情绪时的情境。经常回想这样的情境,孩子的心态会越来越阳光,情绪也会越来越积极。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其所写的《持续的幸福》一书中,提出了积极心理的五个要素:积极情绪、沉浸其中、人际关系、意义与成就。积极心理学是用人类优秀的品质,诸如关怀、友爱、宽容、坚强、真诚、善良、同情、理解等情感,来改变生活中的不如意,以此来提高生活质量。 它主张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观察和解读各种现象,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手段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掌握积极心理学原理,培养孩子的积极心理!
|